《河梁吟》

时间: 2025-01-10 22:42:50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

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

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

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梁吟 谭嗣同 〔清代〕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 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 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 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白话文翻译:

在沙漠中,强劲的风四处吹拂,视野广阔无垠。 夕阳缓缓沉入平坦的大地,孤独的人影被拉得很长。 我抚摸着剑,起身巡视,举杯痛饮,悲壮的歌声充满慷慨激昂。 我束起头发,远行游历,四处征战。 只要天地不毁灭,人们的相聚与分离都是常态。 车马扬起的尘土掩盖了远行的道路,但那遥远的路途怎能被遗忘。

注释:

  • 沙漠:指广阔无垠的荒漠地带。
  • 雄风:强劲的风。
  • 四顾:向四周看。
  • 浩茫茫:形容视野广阔无边。
  • 落日:夕阳。
  • 萧萧:形容风吹动或人影孤独的样子。
  • 抚剑:抚摸剑身,表示准备行动或感慨。
  • 巡酒:巡视并举杯饮酒。
  • 悲歌:悲壮的歌声。
  • 慨以慷:慷慨激昂。
  • 束发:古代男子成年时束起头发,这里指准备远行。
  • 转战:四处征战。
  • 天地苟不毁:只要天地不毁灭。
  • 离合:相聚与分离。
  • 车尘:车马扬起的尘土。
  • 灭远道:掩盖了远行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主张变法图强,后因参与戊戌变法被捕牺牲,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烈士。他的诗歌多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变法图强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河梁吟》反映了谭嗣同在边疆游历时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沙漠、落日、人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孤独、悲壮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沙漠为背景,通过“雄风”、“落日”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苍凉的氛围。诗中的“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壮情感,显示出他准备投身于国家大事的决心。而“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不畏艰难、四处奔波的形象。最后两句“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道路遥远且充满艰辛,也不会忘记初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谭嗣同坚定的意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开篇即描绘出沙漠中强劲的风和广阔无垠的景象,为全诗定下基调。
  2. “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通过落日和长长的人影,表达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3. “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抚剑和巡酒的动作,以及悲壮的歌声,显示了作者的决心和豪情。
  4. “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束发远行,四处征战,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难的行动力。
  5.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表达了即使天地不毁,人们的相聚与分离也是常态的哲理。
  6. “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即使道路被尘土掩盖,但那遥远的路途和理想不能被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日下平地”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萧萧人影长”赋予人影以孤独的情感。
  • 对仗:如“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中的动作与情感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孤独、悲壮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漠:象征着辽阔和荒凉。
  • 雄风:象征着强劲和不可阻挡。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 人影: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抚剑:象征着准备行动和决心。
  • 巡酒:象征着豪情和悲壮。
  • 车尘:象征着远行的艰辛和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抚剑起巡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豪情 C. 孤独 D. 无奈

  2.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哲理? A. 天地永恒 B. 离合无常 C. 离合有常 D. 天地毁灭

  3. 诗中的“车尘灭远道”象征着什么? A. 远行的艰辛 B. 道路的清晰 C. 尘土的飞扬 D. 远方的遗忘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达了边塞的孤独和悲壮。
  • 杜甫的《登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王昌龄的《出塞》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谭嗣同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决心和豪情。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关注国家命运,但谭嗣同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行动和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全集》:收录了谭嗣同的全部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
  • 《中国近代诗歌选》:收录了多位近代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阅读。
  • 《中国文学史》:了解谭嗣同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