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虚亭》

时间: 2025-01-26 02:59:47

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

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清虚亭 赵蕃 〔宋代〕

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 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高高的亭子,想要仔细观赏四周的景色, 突然间,风雨交加,江面变得昏暗。 我这身体,不愿成为蛮州的鬼魂, 还打算扶着拐杖,再次倚靠在栏杆上。

注释: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江干:江边。
  • 蛮州:古代对南方边远地区的称呼,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扶筇:扶着拐杖。筇,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蛮州”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而“不作蛮州鬼”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执着和对死亡的抗拒。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诗中的“危亭”和“江干”构成了一个高远而开阔的画面,而“风雨暗江干”则增添了一丝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面对风雨和死亡的威胁,作者仍然希望能够再次扶着拐杖,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自然的美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上危亭欲细看”:作者登上高耸的亭子,想要仔细观赏四周的景色。
  2. “忽惊风雨暗江干”:突然间,风雨交加,江面变得昏暗。
  3. “此身不作蛮州鬼”:我这身体,不愿成为蛮州的鬼魂。
  4. “犹拟扶筇再倚栏”:还打算扶着拐杖,再次倚靠在栏杆上。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暗江干”中的“暗”字,赋予了风雨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 比喻:“此身不作蛮州鬼”中的“蛮州鬼”比喻死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作者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即使面对风雨和死亡的威胁,作者仍然希望能够再次欣赏自然的美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亭:高耸的亭子,象征着高远和开阔。
  • 江干:江边,象征着自然和生命。
  • 风雨:象征着困难和挑战。
  • 扶筇:扶着拐杖,象征着对生命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危亭”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亭子 B. 危险的亭子 C. 废弃的亭子 D. 破旧的亭子 答案:A

  2. 诗中的“蛮州鬼”比喻什么? A. 死亡 B. 疾病 C. 贫穷 D. 孤独 答案:A

  3. 诗中的“扶筇”象征着什么? A. 对生命的执着 B. 对自然的恐惧 C. 对未来的绝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赵蕃的《登清虚亭》: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悲壮,而赵蕃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赵蕃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之涣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诗风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