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爱直驿次张安国韵》
时间: 2025-01-11 11:06: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爱直驿次张安国韵 赵蕃 〔宋代〕
亭然一何奇,枯者亦靡侧。 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 余行再此驿,尔故无变色。 慨念题诗人,深为九泉客。 泥深兀羸马,苔老迷旧刻。 爱尔故苍苍,余今变为白。
白话文翻译:
这座亭子多么奇特,即使枯萎也不倾斜。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祭祀,却不觉得霜雪逼近。 我再次经过这个驿站,你依然没有改变颜色。 感慨地想起题诗的人,他们已成九泉之下的客人。 泥泞深陷,瘦弱的马儿,青苔老去,模糊了旧时的刻痕。 爱你曾经的苍苍,而我如今已变得白发苍苍。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然:形容亭子挺立的样子。
- 靡侧:不倾斜。
- 岁祀:多年的祭祀。
- 霜霰:霜和雪。
- 九泉客:指已故的人。
- 兀羸马:瘦弱的马。
- 旧刻:旧时的刻痕或碑文。
典故解析:
- 九泉客:指已故的人,源自古代对地下世界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简斋,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他旅行途中,经过某个驿站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行途中,经过一个名为“爱直驿”的驿站时,受到张安国诗作的启发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驿站亭子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恒常。诗中“亭然一何奇,枯者亦靡侧”描绘了亭子的奇特和不屈,而“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坚韧。后几句通过对马和苔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恒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亭然一何奇,枯者亦靡侧”:描绘亭子的奇特和不屈,即使枯萎也不倾斜。
- “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坚韧,即使经历了多年的祭祀,也不觉得霜雪逼近。
- “余行再此驿,尔故无变色”:诗人再次经过这个驿站,亭子依然没有改变颜色,象征着恒常。
- “慨念题诗人,深为九泉客”:感慨地想起题诗的人,他们已成九泉之下的客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 “泥深兀羸马,苔老迷旧刻”:通过对马和苔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恒常。
- “爱尔故苍苍,余今变为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枯者亦靡侧”,将亭子拟人化,赋予其不屈的性格。
- 对比:如“爱尔故苍苍,余今变为白”,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恒常和自己的衰老,强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恒常,以及对生命变迁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象征着恒常和坚韧。
- 枯者: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 霜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九泉客:象征着已故的人。
- 泥深兀羸马: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苔老迷旧刻: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记忆的模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亭然一何奇”描绘的是什么? A. 亭子 B. 马 C. 苔 答案:A
-
“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无情 B. 自然的坚韧 C. 旅途的艰辛 答案:B
-
“慨念题诗人,深为九泉客”中的“九泉客”指什么? A. 已故的人 B. 旅行者 C. 诗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安国的《过爱直驿》:赵蕃此诗是次张安国韵而作,可以对比阅读,体会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过爱直驿次张安国韵》与张安国的《过爱直驿》:两首诗都以驿站为背景,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