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道傍菊》

时间: 2025-01-11 08:16:34

山行渐欲堕荆榛,夹道黄花独尔新。

野外篱边非失所,尚能寒眼动诗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道傍菊 赵蕃 〔宋代〕

山行渐欲堕荆榛,夹道黄花独尔新。 野外篱边非失所,尚能寒眼动诗人。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行走,道路逐渐被荆棘和杂草覆盖,但两旁却有新鲜的黄花独自绽放。 在野外的篱笆边,这些黄花并未失去它们的所在,它们那耐寒的姿态触动了诗人的心。

注释

  • 荆榛:荆棘和杂草,比喻荒芜之地。
  • 黄花:指菊花,因其多在秋季开放,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耐寒。
  • 寒眼:耐寒的姿态,这里指菊花的耐寒特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山行时所作,通过对道旁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行途中遇到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诗中“夹道黄花独尔新”一句,既描绘了黄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它们在荒芜环境中的坚韧。而“尚能寒眼动诗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耐寒的特性,以及这种特性对诗人的触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行渐欲堕荆榛:描绘了山行的环境,道路逐渐被荆棘和杂草覆盖,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2. 夹道黄花独尔新:转折点,尽管环境荒凉,但两旁的黄花却新鲜绽放,形成鲜明对比。
  3. 野外篱边非失所:进一步强调黄花的所在,它们并未因环境荒凉而失去自己的位置。
  4. 尚能寒眼动诗人:最后一句点明主题,菊花的耐寒特性触动了诗人的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坚韧品质的赞美。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荒凉的环境与新鲜绽放的黄花形成对比,突出黄花的美丽和坚韧。
  • 拟人:“尚能寒眼动诗人”中的“寒眼”赋予菊花以人的特性,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坚韧和耐寒,是诗中的主要意象。
  • 荆榛:象征荒凉和困难,与黄花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悲伤 D. 快乐
  2. “尚能寒眼动诗人”中的“寒眼”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眼睛 B. 耐寒的姿态 C. 悲伤的眼神 D. 快乐的表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同样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菊花诗相比,赵蕃的这首诗更强调菊花的坚韧和耐寒特性,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陶渊明集》:可以对比阅读陶渊明的菊花诗,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