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拂蔷薇不太深,春风庭院晚阴阴。
来迟未入黄昏句,谁唤钱塘人姓林。
白话文翻译:
露水轻轻拂过蔷薇,意境不算太浓;
春风送来晚间的阴影,庭院显得幽暗。
我来得晚了还没读到黄昏的诗句,
是谁在呼唤钱塘的那位姓林的人?
注释:
- 露:指露水,清晨时分草木上凝结的水珠。
- 蔷薇:一种花卉,象征美丽与柔情。
- 阴阴:形容阴暗、幽静的状态。
- 来迟:指作者到来较晚。
- 黄昏句:指黄昏时分的诗句,暗示诗意的美好。
- 钱塘:指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历史上与名士、诗人有深厚的渊源。
- 姓林:可能指代某位具体的文人或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良弼,号伟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参政,以文采和诗才闻名。其作品多为古风,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中提到的“钱塘”可能与当时的文人雅士社交活动有关,体现了文人间的诗词交流与情谊。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露水轻轻拂过蔷薇,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柔和。诗人用“阴阴”一词,渲染出庭院的幽暗,似乎在表达一种淡淡的思念和期待,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自述来得较晚,未能及时品味到黄昏的诗句,似乎在感慨人生的错过与遗憾。同时,提到“钱塘人姓林”,不仅引发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了对文化交流的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拂蔷薇不太深:描绘了清晨露水轻轻拂过蔷薇,暗示春天的清新和生活的美好。
- 春风庭院晚阴阴:春风的温暖与庭院的阴暗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来迟未入黄昏句:表达了诗人到来的晚,未能及时享受黄昏的诗意,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谁唤钱塘人姓林: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对友人的思念,可能暗指某位知名的文人。
修辞手法:
- 比喻:露水与蔷薇的结合,用自然景象隐喻人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添了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友人思念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错过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晨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
- 蔷薇:美好与柔情的象征。
- 春风: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 黄昏: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露拂蔷薇不太深"中的"露"指的是什么?
- A. 雨水
- B. 露水
- C. 露天
- D. 露营
-
诗中提到“钱塘”主要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浙江
- C. 福建
- D. 广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魏了翁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具历史感与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而魏了翁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魏了翁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分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