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时间: 2025-01-11 08:02:22

一夜中庭拂翠条。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

潮来涨水恰平桥。

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

坐久篆香消。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一夜中庭拂翠条。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
潮来涨水恰平桥。
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
坐久篆香消。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庭院里的翠柳轻轻摇曳。
碧色纱窗外,细雨飘洒,凉风习习。
潮水上涨,正好淹没了桥面。
增添了清幽的景致,疏朗的音韵传入芭蕉的叶间。
静坐良久,香烟已然消散。
多情的人离去后,音信遥不可知。
如今只剩下消瘦的爱人,腰身也显得瘦弱。
悲秋之情切切,虚度了这一可怜的夜晚。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条:指翠绿的柳条。
  • 碧纱窗:指用碧色纱布做的窗户。
  • 长凉飙:指长时间的凉风。
  • 潮来涨水:潮水上升,水面平平。
  • 疏韵:指清幽的音韵。
  • 篆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熏香。
  • 信音遥:音信传递的距离遥远。
  • 沈郎:指作者所爱之人。
  • 可怜宵:形容夜晚的凄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小重山》写于诗人经历了多情的离别时刻,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敏感和细腻。

诗歌鉴赏

《小重山》是赵长卿的一首经典作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追忆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一夜中庭拂翠条”,透过庭院中的翠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孤独的夜晚。随着“碧纱窗外雨长凉飙”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雨中清冷的情境,增强了内心的惆怅感。

“潮来涨水恰平桥”,水位的上涨与心情的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接下来的“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则让人感受到清幽的自然之美,但其中却掺杂着对失去的叹息。诗人静坐良久,香烟已然消散,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也隐喻着爱情的渐行渐远。

最后几句“多情人去后信音遥”,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尤其是“即今消瘦沈郎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爱情带来的痛楚与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自然与情感相互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夜中庭拂翠条:描绘夜晚庭院中翠柳轻拂的情景,设置了诗的自然背景。
  2.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窗外的细雨与凉风,渲染出凄冷的氛围。
  3. 潮来涨水恰平桥:潮水上涨,正好淹没了桥面,象征着情感的沉重与无奈。
  4. 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清幽的景致中,音韵在芭蕉叶间回响,增添了诗的意境。
  5. 坐久篆香消:静坐良久,香烟渐渐消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淡去。
  6.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多情的人离去,音信变得遥远,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7. 即今消瘦沈郎腰:如今只剩下消瘦的爱人,传递出悲伤的情感。
  8. 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对秋天的悲伤感慨,虚度了这一夜晚,突出情感的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潮来涨水恰平桥”,用潮水的上涨比喻情感的沉重。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使得情景交融。
  • 对仗:如“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柳:象征生命与柔美,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象征忧愁与思念,渲染出凄凉的气氛。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重。
  • 芭蕉:象征清幽与孤独,传达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柳树
    B. 雨
    C. 桥
    D. 以上皆是

  2. 填空题:诗中“多情人去后信音_____”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3. 判断题:诗中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 ( ) 正确
    ( ) 错误

答案:

  1. D
  2. ( )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踏莎行》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更加细腻与柔软;而赵长卿的《小重山》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更加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