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隆公上人》

时间: 2025-01-10 23:20:05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隆公上人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隆公上人的送别之情。诗人独自携带着谭柄(指着路的短杖)出发,朝着千里之外的人间,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望。尽管未曾断绝对生活的希望,但在白日的光辉下却难以安闲。空旷的江面上留下日落的余辉,大府(指上人的居所)朝西山的方向。诗人渴望在陈那孔(小胜地)中畅游,但谁会想到石头是如此顽固,难以改变呢?

注释

  • 谭柄: 指一种短杖,用以指引方向。
  • 人寰: 指人间,世间。
  • 生徒望: 指对生命的期待与向往。
  • 白日闲: 指在日光明媚的日子里,心情却无法放松。
  • 空江: 指空旷的江面。
  • 横落照: 指日落时的余晖。
  • 大府: 指隆公的居所。
  • 陈那孔: 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寓意美好。
  • 劫石顽: 指石头的坚硬,不易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837),字惟忠,号澄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僧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佛教和自然为题材,作品中常蕴含哲理,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送别隆公上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世间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送隆公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送别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通过“独携谭柄去”展示了诗人孤独的出发,暗示了即将面对的旅途与人生的艰难。接下来的“千里指人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但随之而来的“未断生徒望”则道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不易。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并在白日的光辉下感到难以安闲。

诗中“空江横落照”一句,描绘了落日余晖映照在空旷江面上的美丽景象,象征着过往美好的回忆与即将逝去的时光。而“大府向西山”则暗示着隆公的归去,隐含着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艰难现实的无奈,尽管愿望美好,但现实依然坚硬如石。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人生与命运的辩证关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携谭柄去: 诗人独自一人出发,象征着孤独和自我探索。
  2. 千里指人寰: 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指向人间的希望。
  3. 未断生徒望: 生活的希望未曾断绝,尽管艰辛。
  4. 难教白日闲: 在明亮的日子里,却感到难以放松。
  5. 空江横落照: 描绘落日余晖洒在江面上的美景。
  6. 大府向西山: 隆公的去向,象征着分别。
  7. 好骋陈那孔: 渴望自由自在地游玩。
  8. 谁云劫石顽: 感叹现实的坚硬和不易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 “谭柄”象征指引人生的道路。
  • 对仗: 诗句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落日、江面等自然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谭柄: 象征指引与希望。
  • 白日: 代表光明与希望。
  • 落照: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空江: 代表孤独与寂寞。
  • 西山: 象征归宿与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独携谭柄去”中的“谭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短杖
    C. 一种书籍
    D. 一种食物

  2. 诗中“未断生徒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绝望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过往的怀念

  3. “空江横落照”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雨天
    B. 晴天
    C. 日落
    D. 风雪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 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但更加豪放。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侧重于对友人远行的感慨,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研究》
  3. 《齐己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