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秋》

时间: 2025-01-10 22:58:21

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

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

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伤秋
作者: 齐己 〔唐代〕

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
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
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晨昏之间,余生还在,但肌肤却感觉无比虚弱。
在寒冷的夜里,我的身子半卧在腐朽的床榻上,
在月光下,看到一株枯木立在那里。
梦境已随双树而去,而我的诗作仍旧难以比肩万千人。
名山大川我未能归去,真是可惜我在江湖中已然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旦暮:早晨和黄昏,指时间的流逝。
  • 肌肤十分无:肌肤感觉虚弱无力。
  • 眠寒:在寒冷的环境中睡觉。
  • 半榻朽:半张床已经腐朽,用于形容生活的困顿。
  • 立月一株枯:在月光下看到一株枯木,象征生命的衰败。
  • 梦已随双树:梦境随着双树而去,暗示过去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 诗犹却万夫:诗作仍然无法比肩众多优秀的作品。
  • 名山未归得:未能回到名山大川,感到遗憾。

典故解析:

  • 名山大川:常用于指代隐居或理想的生活环境,诗人未能回归理想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美,号清江,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盛唐,活跃于中晚唐时期。他的诗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伤秋》创作于秋季,正值作者人生的某一阶段,可能面临生活的困顿与失落。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伤秋》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忧伤的诗篇,作者以清新而凝重的笔调,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人生命的无常。诗歌开篇的“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刻画,突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力感,仿佛在无情的时间中,个体的存在感愈加微弱。接着,诗人用“眠寒半榻朽”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透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绪。尤其是“立月一株枯”,在月光的映衬下,一株枯木的意象令人感到生命的黯淡与凋零。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表明了对过往美好梦想的追忆,然而诗作的创作却无法与众多优秀的作品相提并论,反映出作者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省与自贬。最后一句“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更是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相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极具哲理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沉厚而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齐己作为唐代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
    诗人感叹,虽然日复一日地活着,但身体却感到无力,反映出对生命状态的无奈。

  2. 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描述了寒冷的环境和腐朽的床榻,暗示生活的困顿与孤独,同时通过月光下的枯木传达出生命的衰败。

  3.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
    梦想已随双树而去,无法再次实现,而自己的诗作却难以达到他人的高度,表达了对创作的自我怀疑。

  4. 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
    感叹未能回到理想中的隐居生活,遗憾自己在江湖中沉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枯木”比喻为生命的衰败,生动形象。
  • 对仗: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寒”、“朽”、“枯”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反映了唐代士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凄凉与孤独,暗示生活的困境。
  • :表示生命的衰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象征着孤独与思考,常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伤秋》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齐己
    • C) 杜甫
    • D) 李白
  2. 诗中“肌肤十分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健康
    • B) 无力感
    • C) 快乐
    • D) 忧虑
  3. “梦已随双树”中的“双树”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过往的梦想
    • C) 自然
    • D) 生命

答案:

  1. B) 齐己
  2. B) 无力感
  3. B) 过往的梦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齐己的《伤秋》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更侧重于生命的无常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后者则表达了思乡之情。在情感基调上,两者都富有抒情性,但主题与意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