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云行
作者: 齐己 〔唐代〕
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
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
安得东南风,吹散八表外。
使之天下人,共见尧眉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贤人和圣君的渴望,希望能够驱散浮云,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明亮的太阳和尧的光辉。大地上有贤人,大朝上有圣君,那么为何那些浮云要遮蔽太阳呢?希望东南的风能吹散这些浮云,让天下人民都能欢欣鼓舞,看到尧的明亮笑颜。
注释:
- 贤人:指有德行、有才智的人。
- 圣君:指明君贤主,通常是指尧、舜这样的理想统治者。
- 浮云:比喻遮蔽真理或光明的事物。
- 白日轮:指太阳。
- 东南风: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事物的到来。
- 尧眉彩:指尧帝的光辉和德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字仲明,号石林,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风格多样,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大唐盛世,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安定。诗人以贤人和圣君为主题,期盼能有明君出现,带来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诗歌鉴赏:
《浮云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浮云”作为隐喻,象征着社会上的种种障碍和不公,掩盖了真理和光明。而“贤人”和“圣君”的出现,则预示着理想社会的可能实现。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希望和期待,渴望有一天,能够见到真正的贤明领导者,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首句引出主题,接着通过形象的比喻突出当前的困境,最后以东南风的呼唤,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诗中的自然元素与人文思想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气与希望,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开篇指出理想社会中的贤人和圣君,展现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 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质疑为何浮云要遮盖太阳,象征着对不公和困境的无奈。
- 安得东南风,吹散八表外:希望有东南风将浮云吹散,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 使之天下人,共见尧眉彩:期盼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尧的光辉,象征着理想社会的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比作遮蔽真理的事物,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 象征:尧眉彩象征着理想的政治和美好的未来。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贤人和圣君的期盼,表达了人们对光明未来的渴望,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障碍与困境。
- 白日轮:象征真理与光明。
- 东南风:象征希望和变化。
- 尧眉彩:象征理想的治国理念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贤人”与“圣君”分别指什么?
- A. 贤德的人与明君
- B. 贤士与普通人
- C. 诗人和画家
-
浮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遮蔽真理的障碍
- C. 美好的事情
-
东南风的出现象征着什么?
- A. 人们的期望
- B. 自然的变化
- C. 历史的轮回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齐己的《浮云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关注社会政治,后者则关注个人情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