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明月山僧
——齐己 〔唐代〕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
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
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明月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认为山中的明月美不胜收,月光照亮了整座山。即使是半夜上山也是不妨的。悬崖上的白猿与雪白的色彩相映成趣,幽深的山谷中传来鸟儿的古琴声。朋友在山中居住已经很久,或许已经忘记了诗人仍在城中。
注释
- 明月:指明亮的月光,这里用来象征山中宁静美好的环境。
- 白猿:白色的猿,寓意高洁,常常与清幽的山林相联系。
- 古琴声:古琴是一种传统乐器,音色悠扬,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 吾子:指代朋友或山中僧侣,表达诗人对其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深,号寒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寄情于月,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对好友的思念,反映了隐逸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明月山僧》是一首抒情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明月、山峰、白猿、幽鸟等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诗的开头,诗人赞美山中月色的美丽,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他提及不怕半夜行走于山间,显示出对探寻自然与朋友相聚的渴望。白猿的雪色与古琴的幽声,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林画面,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诗的最后一句,诗人以“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似乎在提醒朋友珍惜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称明月好:山中明月令人称赞,暗示山的美丽。
- 月出遍山明:月光照耀整个山头,展现出山的广阔与宁静。
- 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即使是夜间登山也无妨,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探险的勇气。
- 白猿真雪色:白猿如同雪一般洁白,展现出自然之美。
- 幽鸟古琴声:幽静的环境中,传出鸟儿的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朋友在山中久居,或许已忘记诗人仍在城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猿比作雪,强调其洁白无瑕。
- 对仗:如“月出遍山明”与“无妨半夜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幽鸟的琴声如同在诉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清净、光明与希望。
- 白猿:象征纯洁、高雅。
- 古琴声: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猿”象征什么?
- A. 纯洁
- B. 忧伤
- C. 强壮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城市的向往
- C. 对战争的思考
-
“无妨半夜行”说明了诗人对什么态度?
- A. 对自然探险的勇气
- B. 对夜晚的恐惧
- C. 对朋友的依赖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齐己与王维的山水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齐己更侧重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