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
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
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
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
白话文翻译
在七泽河流经过名山的时候,我遇见了秋天落下的黄叶。
傍晚时分,杉树松柏在寺庙旁边迎风而立,泉水与月光交相辉映,诉说着内心的寒冷。
祖师的教诲遍及各地,我也曾在多少地方阅读过经典。
我应该怀念出家修行的院落,紫阁离长安非常近。
注释
- 七泽:指的是七条河流,象征流动不息的时间。
- 名山:著名的山岳,象征高洁与圣境。
- 黄落残:秋天黄叶落下,象征衰败与时间流逝。
- 杉松:比喻坚韧不拔的树木,象征道义与坚持。
- 泉月:泉水与月光,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祖遍诸方:指祖师的教导流传到各地。
- 紫阁:指寺庙或道观,象征修行之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祖”可能指的是佛教或道教的祖师,强调宗教的广泛影响与传承。同时,诗中提到的“紫阁”常与隐士或修行者的生活相关,体现出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生卒年不详),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以其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山水,寄托个人情感,常常反映出对宗教与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可能在出游或随师访友的途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因而作诗抒怀。
诗歌鉴赏
《遇元上人》是齐己的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作。全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反思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宗教和修行的思考。在首联中,诗人通过“七泽过名山”的景象,描绘出流动的时间与空间,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中描绘的“杉松开寺晚”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令人沉思的场景,透过自然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孤寂和寒冷。
在后两联中,诗人提到“祖遍诸方礼”,反映出对宗教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经典的敬仰。最后一句“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则是对内心归宿的渴望,显示出对出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齐己对自然与内心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七泽过名山:描绘自然风光,暗示生命的流逝。
- 相逢黄落残:通过秋叶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杉松开寺晚:营造出静谧的寺庙环境,表达内心的孤独。
- 泉月话心寒:泉水与月光的交融,象征心灵的清澈与寒冷。
- 祖遍诸方礼:强调宗教的普及与影响。
- 经曾几处看:表达对经典的学习与思考。
- 应怀出家院:寄托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 紫阁近长安:象征对理想归宿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泉水与月光“话心寒”,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生命、宗教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出家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意象分析
- 七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黄落残:秋天的黄叶,象征衰败与思念。
- 杉松: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德。
- 泉月:象征宁静与内心的清澈。
- 紫阁:象征修行与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七泽”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生命的繁荣
- C. 自然的美丽
-
诗人对“紫阁”的向往主要表现在哪一句?
- A. 杉松开寺晚
- B. 应怀出家院
- C. 经曾几处看
-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 A. 排比
- B. 拟人
- C. 反问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齐己的《遇元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细腻描绘,但齐己更注重宗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