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 其一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柳林羃羃暮烟斜。
秋水浅平沙。
楼外碧天无际,
紫山断处横霞。
星稀渐觉,
东檐隐月,
凉到窗纱。
多少伤怀往事,
隔溪灯火人家。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烟雾中,柳树轻轻摇曳。
秋天的水面浅而平,沙滩上静谧无声。
楼外是无边的碧空,
紫色的山峦在霞光中隐现。
星星逐渐变得稀少,
东边的檐角隐约可见月亮,
微凉的空气透过窗纱。
多少令人伤怀的往事,
都隔着小溪和远处灯火阑珊的人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羃羃:形容柳树摇曳的样子。
- 斜:指烟雾在空中倾斜的状态。
- 秋水:秋天的水,表现出清澈、宁静的意象。
- 平沙:平坦的沙滩,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 碧天无际:形容天空湛蓝,没有尽头。
- 紫山:紫色的山,可能是夕阳照射下的山色。
- 隔溪:通过小溪的距离,表现出空间的隔阂。
- 灯火人家:指远处的灯光,象征着人家的温暖和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意象和个人情感表达来营造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子云,号长卿,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江南地区。他的词风清新婉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赵长卿的作品多关注生活的细腻和人情的温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
创作背景:
《朝中措》是赵长卿在某个暮秋时节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并融入了个人的思考和情感,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世间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朝中措 其一》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情怀念。开篇以“柳林羃羃”引入,描绘了柳树在暮烟中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秋水浅平沙”的宁静画面,水面清澈,沙滩平坦,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诗中“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两句,描绘了辽阔的天空和远处的山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广阔胸怀。星星渐稀,月影隐约,映衬出夜晚的宁静与凉意。最后两句“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似在追忆往事,隔着小溪,远处灯火阑珊的人家,带给他无尽的伤感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的缅怀,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林羃羃暮烟斜:描绘傍晚时分,柳树在烟雾中轻轻摇曳,渲染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 秋水浅平沙:秋天的水面宁静而清澈,沙滩平坦,带来一种静谧的美感。
- 楼外碧天无际:楼外是无边的碧空,表现出一种辽阔的视野。
- 紫山断处横霞:紫色的山峰在霞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境界。
- 星稀渐觉:夜空中的星星逐渐稀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东檐隐月:东边的檐角显现出隐约的月光,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感。
- 凉到窗纱:微凉的空气透过窗纱,带来一丝清凉,暗示着季节的变换。
- 多少伤怀往事:诗人思念过去的种种,情感深沉。
- 隔溪灯火人家:与远处的灯火相隔,表现出思念的距离和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林羃羃”比作轻柔的舞动,增添了画面感。
- 拟人:将柳树描绘得如同人一般,生动形象。
- 对仗:如“碧天无际,紫山断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与伤感。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心的孤独,带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林:象征柔情与思念。
- 秋水:代表宁静与深思。
- 碧天:象征广阔的未来与自由。
- 紫山:代表远方的梦想与追忆。
- 星稀、月隐: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柳林羃羃”形容什么? a) 柳树在风中摇曳
b) 柳树在雨中倾斜
c) 柳树在阳光下生长 -
“隔溪灯火人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与幸福
b) 思念与孤独
c) 喜悦与欢笑 -
诗中提到的“秋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秋天的宁静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
- a) 柳树在风中摇曳
- b) 思念与孤独
- b) 秋天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赵长卿《朝中措 其一》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侧重于直接的情感表达,而赵长卿则通过自然景色来隐喻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赵长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