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初夜感怀》

时间: 2025-01-11 10:14:36

伤离恨别。

愁肠又似丁香结。

不应斗顿音书绝。

烟水连天,何处认红叶。

残更数尽银缸灭。

边城画角声呜咽。

罗衾泪滴相思血。

花影移来,摇碎半窗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 / 一斛珠 初夜感怀
伤离恨别。愁肠又似丁香结。不应斗顿音书绝。烟水连天,何处认红叶。残更数尽银缸灭。边城画角声呜咽。罗衾泪滴相思血。花影移来,摇碎半窗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后的伤感与愁苦。愁肠如同丁香般缠结,不应该音信杳无。烟水相连,何处能认得那红叶的踪影。夜深时分,银色的灯光已经熄灭,边城的画角声声呜咽。我的罗衾上泪水滴落,仿佛是相思的鲜血。花影摇曳,似乎把半窗的月光都打碎了。

注释:

  • 伤离恨别:指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与怨恨。
  • 愁肠:忧愁的心情。
  • 丁香结:比喻愁苦的心情缠绕如丁香般复杂。
  • 斗顿:指互相通知、传递消息。
  • 银缸:指灯具。
  • 画角:古代边城的号角声。
  • 罗衾:轻薄的被子。

典故解析:

“丁香”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思念与幽怨,常与离别之情相结合。诗中提到的“边城画角”,则可能借代了古代边防的孤寂与凄凉,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生平多有游历,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夜,诗人感情深沉,因思念而产生的愁苦促使他倾诉心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离别后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醉落魄》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将离别的愁苦巧妙地融入到自然景色的描写中。开头“伤离恨别”直接揭示了诗歌主题,紧接着以“愁肠又似丁香结”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烟水连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惆怅与迷茫,似乎预示着一切都被烟雾笼罩,难以辨认。随着诗句的深入,银缸的熄灭与画角的哀鸣,更加渲染了夜的凄凉与孤独。

最后一句“花影移来,摇碎半窗月”,通过花影的摇曳,象征着思念的来袭,月光的破碎则暗示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表现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无奈,给读者一种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伤离恨别:表达离别后内心的痛苦。
    • 愁肠又似丁香结:愁苦的感情缠绕复杂。
    • 不应斗顿音书绝:不该失去联系与音信。
    • 烟水连天,何处认红叶:在朦胧的烟水中,难以寻觅离人。
    • 残更数尽银缸灭:夜深时灯光熄灭,象征孤独。
    • 边城画角声呜咽:边境的号角声,传达了哀伤的情绪。
    • 罗衾泪滴相思血:罗衾上的泪水如相思之血,表现极大的痛苦。
    • 花影移来,摇碎半窗月:花影的摇曳打破了宁静的月光,象征情思的无法平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肠比喻为丁香结,形象生动。
    • 拟人:烟水连天,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伤离恨别”与“斗顿音书绝”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人们在情感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 丁香:象征思念与愁苦的情感。
  • 烟水:暗示模糊不清的思绪与迷茫。
  • 银缸:象征夜的宁静与孤独。
  • 画角声:边城的号角声,象征着离愁别绪。
  • 花影:象征着思念的来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离别的痛苦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乐趣

  2. “丁香结”比喻什么? A. 甜美的爱情
    B. 复杂的愁苦
    C. 自然的芬芳

  3. 诗中提到的“银缸”指的是什么? A. 灯具
    B. 酒器
    C. 餐具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赵长卿的《醉落魄》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离愁别绪,但赵长卿更倾向于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直白的语言表达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状态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期刊文章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