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柳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4:26:40

一例秋深落更残,独饶春意岂无端。

龙钟双视西风路,驻马攀条仔细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塞下柳 其一
作者: 陈兆仑 〔清代〕

一例秋深落更残,
独饶春意岂无端。
龙钟双视西风路,
驻马攀条仔细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片秋天的景象已经深沉,落叶显得更加凋零,唯有那柳树的春意依然存在,这难道没有原因吗?我缓缓地看着西风吹拂的路,驻马下来,仔细观赏那柳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例:一片、一种。
  • 秋深:秋天已经很深了,指季节的晚期。
  • 落更残:落下的叶子更显得凋零。
  • 独饶春意:独自保留着春天的气息。
  • 岂无端:难道没有原因或缘由?
  • 龙钟:形容年老或眼花的样子。
  • 双视:双眼看,形容仔细观察。
  • 驻马:停下马来。
  • 攀条:攀拉柳条,形容细致的观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西风”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兆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描写山水、花鸟,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塞下柳》是陈兆仑在秋冬交替之际创作的一首诗,表现了他对季节更迭的思考,以及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生命哲理。


诗歌鉴赏

《塞下柳 其一》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用“一例秋深落更残”揭示了季节的深沉与凋零,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独饶春意岂无端”则反转了这种悲凉,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存在。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尽管已是深秋,却依然保留着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顽强与生命的韧性。

诗的后两句“龙钟双视西风路,驻马攀条仔细看”则描绘了诗人驻足于西风中,细心观察柳条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也是对生命的深思。诗人用“龙钟”形容自己,表现了对岁月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我反省的情绪。

整首诗在对比中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带有一丝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例秋深落更残: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落叶的凋零。
  2. 独饶春意岂无端:柳树的春意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延续,暗示着希望与生生不息。
  3. 龙钟双视西风路:诗人自嘲年老,双眼看向吹着西风的道路,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4. 驻马攀条仔细看:驻足仔细观察柳条,象征着对生命细节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钟”比喻自己的年老,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凋零与结束。
  • :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 西风:常常与秋冬相联,表现出季节的更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钟”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年轻
    • B. 老态
    • C. 美丽
    • D. 忧伤
  2. “一例秋深落更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喜悦
    • D. 愤怒
  3. 诗中“独饶春意岂无端”中的“春意”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气息
    • C. 春天的花朵
    • D. 春天的雨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塞下柳》都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珍惜,前者通过对春天早晨的描写展现了生机,而《塞下柳》则通过柳树的春意展现了希望的存在,尽管周围是秋的凋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清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