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8:1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香吟老蘋洲绿,疏花细垂凉穗。
荇蔓分肥,芦根比瘦,添了横塘秋意。
铅华倦洗,怎未到飘零,自怜憔悴。
小立蜻蜓,冷烟红飐夕阳碎。
明明翠绡聚泪,短篷凝望处,离恨难寄。
怨碧江蓠,愁黄浦柳,一样飞蓬身世。
沙头岸尾,蘸几笔燕支,水村图里。
倒影鸥波,欲扶扶不起。
白话文翻译
在老蘋洲上采香,吟唱着绿意的诗篇,稀疏的花儿轻轻垂下,带来一丝凉意。
水草丰盛,芦苇则显得瘦弱,增添了横塘的秋天情绪。
铅华洗去,怎奈何还未到飘零的时节,自怜自伤,显得憔悴。
小蜻蜓静静地停在一旁,寒烟轻轻飘动,夕阳的碎影在水中摇曳。
眼泪在翠绡上汇聚,短篷下凝望的地方,离愁难以寄托。
怨恨那碧绿的江蓠,愁苦那黄浦的柳树,都是飞蓬般的身世。
在沙头岸尾,轻轻蘸几笔燕支,描绘水乡的图景。
倒影与鸥波交错,想要扶起却无能为力。
注释
- 蘋洲:指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描写水乡景色。
- 荇蔓:水生植物,象征繁茂与生机。
- 铅华:指化妆的华丽,含有疲倦、厌倦之意。
- 蜻蜓:小昆虫,常象征轻盈与灵动。
- 翠绡:指绿色的绡罗,象征柔美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融合了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常以水乡景致为背景,表达个人思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愁,抒发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处境的忧伤。
诗歌鉴赏
《台城路三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愁苦。开头以“采香吟老蘋洲绿”描绘出一种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景象,似乎在引导读者走入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铅华倦洗”,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厌倦与对现实的无奈,进而转向对离别与愁苦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蜻蜓”、“夕阳”、“翠绡”等,均表现出一种轻盈与脆弱的美感。而“怨碧江蓠,愁黄浦柳”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尤其是在描绘“倒影鸥波”时,诗人用“欲扶扶不起”来体现一种无奈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人生的种种无力感。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具有和谐美,词句之间的对仗与平仄交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愁怨与大自然的美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诗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采香吟老蘋洲绿”,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水乡景象。
- “荇蔓分肥,芦根比瘦”,展现了植物生长的状态,暗示着生与死的交织。
- “铅华倦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的疲惫与失落。
- “小立蜻蜓,冷烟红飐夕阳碎”,通过蜻蜓与冷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蓬身世”,将人比作飞蓬,表达无根漂泊之感。
- 拟人:如“冷烟红飐”,使自然景物具有人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意更加鲜明。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离愁的深切思考,体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蘋洲:象征着清新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
- 蜻蜓:代表轻盈与自由,反衬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
- 江蓠与黄浦柳: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铅华倦洗”意指: A. 精力充沛
B. 对繁华的厌倦
C. 对生活的热爱 -
“小立蜻蜓”描绘的是: A. 蜻蜓在飞舞
B. 蜻蜓静静停留
C. 蜻蜓在水中游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离愁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通过自然景物表现人生的苦涩。
诗词对比:
- 项鸿祚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内心的情感。项的诗更注重自然与个人的结合,而李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项鸿祚传》
通过对《台城路三首 其一》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