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为晴沙舅氏题春风啜茗小照》
时间: 2025-01-26 02:0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城路 为晴沙舅氏题春风啜茗小照
作者:杨芳灿 〔清代〕
头衔最爱称茶部。高风更怀桑苧。柿簏抛时,桐瓢携处,飘出冷烟千缕。青骢才驻。约不夜侯来,共伊容与。此客殊佳,未须更顾索郎语。松涛时沸幽耳,又疑瑶甃畔,乱响春雨。细点红姜,轻研绿雪,小盏盈盈匀注。清幽如许。吹不上京华,一分尘土。漫解朝衫,腋风轻自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对高风雅韵的向往,作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友人相聚的珍惜。茶是在日常生活中最为亲近的饮品,诗中提到的“高风”则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饮茶时的情景,伴随着松涛和细雨,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淡泊。诗的最后,诗人放下世俗的繁华,享受这一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注释
- 柿簏:一种盛柿子的竹篮。
- 桐瓢:用桐木制作的瓢,常用于盛水。
- 青骢:青色的骏马,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 不夜侯:指夜晚的客人,诗中暗示朋友的到来。
- 瑶甃:美玉制成的地面,象征着华美而宁静的环境。
- 红姜:一种调味品,指红色的生姜。
- 绿雪:指绿茶,形象地描绘茶叶的颜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高雅的意境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友谊与生活的细节,注重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受朋友的邀请,在温暖的春风中品茶,心中涌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朋友的珍惜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春日茶会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的清香和饮茶时的轻松气氛。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了茶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偏爱,之后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氛围感。特别是“松涛时沸幽耳”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声音与饮茶的悠闲相融合,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诗中“约不夜侯来,共伊容与”,不仅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期待,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在描写细节上颇具匠心,如“细点红姜,轻研绿雪”,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细腻之美。而“吹不上京华,一分尘土”则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人似乎更愿意在这清幽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本质。
总体来看,杨芳灿的这首诗以茶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感受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雅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头衔最爱称茶部:开篇直接点明对茶的热爱,强调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高风更怀桑苧:提到高风,传达一种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柿簏抛时,桐瓢携处:描绘了饮茶时的器具,表现生活中小细节的美好。
- 飘出冷烟千缕:茶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青骢才驻:青马象征高雅,暗示朋友的到来。
- 约不夜侯来,共伊容与:期待朋友相聚,增强了诗的情感。
- 此客殊佳,未须更顾索郎语:强调这位朋友的重要性。
- 松涛时沸幽耳:自然声音与茶的安静形成对比。
- 又疑瑶甃畔,乱响春雨:细腻的自然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
- 细点红姜,轻研绿雪:表现饮茶的过程,细致入微。
- 小盏盈盈匀注:小茶盏中的美好,体现生活的细腻。
- 清幽如许:诗人对环境的赞美。
- 吹不上京华,一分尘土:对繁华都市的拒绝,追求内心的宁静。
- 漫解朝衫,腋风轻自举:表现一种随意和轻松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雪”比喻绿茶,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声音的描写使得环境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如“细点红姜,轻研绿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饮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体现了一种高雅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象征着友谊、宁静和生活的细腻。
- 松涛:代表自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青骢:象征高贵与雅致,暗示朋友身份的高雅。
- 春雨:象征生命与生机,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什么饮品情有独钟? A. 酒
B. 茶
C. 水
D. 牛奶 -
“青骢才驻”中“青骢”指什么? A. 青色的马
B. 青色的车
C. 青色的树
D. 青色的石头 -
整首诗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友谊的珍惜与对自然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世俗的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沉重与孤独。
- 李白的《静夜思》:强调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
这两首诗与《台城路》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各自的侧重点与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茶文化与诗词》
以上为《台城路 为晴沙舅氏题春风啜茗小照》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