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寿陈静山)》
时间: 2025-01-26 00:13: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寿陈静山)》
作者:刘辰翁
昨醉君家酒。
从今十万八千场,未收老友。
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
但赢得一年年瘦。
迤逦聚星楼上雪,
待天风浩荡重携手。
酌君酒,献君寿。
年前春入燕台柳。
看联翩四辈金鞭,
长楸承受。
岂有中朝瓯覆久,
更落闽山海口。
端自有玉堂金斗。
我喜明年申又酉,
但乞浆所得皆醇酎。
拚醉里,送行昼。
白话文翻译
我昨夜在你的家中喝醉了酒。从今往后,不知道要喝多少场酒,未曾见老朋友。人们说水仙的品格高洁俊美,不比梅花低下。但只换得一年年憔悴。星楼上纷飞的雪,等着天风浩荡再携手共饮。举杯为你祝寿。年前春天已入燕台的柳树。看那几代人中都在挥舞金鞭,长长的杨树承受着。怎么会有中朝的瓯水常年满溢,更会流落到闽山海口呢?其实早就有玉堂金斗。我喜悦明年申年又是酉年,但求酒浆所得都是醇美的酒。就这样在醉意中送走白昼。
注释
- 金缕曲:一种词牌名,此处为刘辰翁所作的作品名。
- 水仙:指一种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 梅花:常与水仙对比,象征坚韧和高洁。
- 迤逦:形容曲折的样子,这里指雪花飞舞的场景。
- 燕台:指燕地,古时指今北京一带,柳树常见。
- 金鞭:象征着富贵和繁荣的象征。
- 玉堂金斗:指富贵的人家或富贵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约1060-1120),字伯恭,号辰翁,宋代词人,擅长写词,尤其是以豪放的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集中于人生感悟、友谊与酒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金缕曲(寿陈静山)》是为祝贺好友陈静山而作,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酒宴和聚会是交友、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金缕曲(寿陈静山)》不仅仅是一首祝寿的词,更是抒发了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受。开篇即以“昨醉君家酒”引入,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从今十万八千场,未收老友”则是对未来聚会的期待和对朋友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在描述水仙与梅花时,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水仙的高洁和梅花的坚韧,暗示了生活中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迤逦聚星楼上雪”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冬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最后,诗人在“酌君酒,献君寿”中以酒为媒,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词在欢快的语调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是这种浓厚的情感,让整首词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醉君家酒:回忆前一夜在朋友家喝酒,轻松自然。
- 从今十万八千场,未收老友:表达未来聚会的无尽期待。
- 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用水仙与梅花的对比,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美好。
- 但赢得一年年瘦:感叹岁月流逝,友人逐渐憔悴。
- 迤逦聚星楼上雪:描绘聚会场景的美丽,期待共度美好时光。
- 待天风浩荡重携手:希望未来能在一起欢聚,共享欢乐。
- 酌君酒,献君寿:祝福朋友长寿,表达真挚的情感。
- 年前春入燕台柳:提到春天的到来,春意盎然。
- 看联翩四辈金鞭: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延续。
- 岂有中朝瓯覆久,更落闽山海口:感慨生活的变化与不易。
- 端自有玉堂金斗:暗示富贵人家,生活的美好。
- 我喜明年申又酉: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但乞浆所得皆醇酎:希望未来的酒都是美好的。
- 拚醉里,送行昼:在醉意中送走白昼,乐观面对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水仙与梅花的对比,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比喻:用美好的自然景象来映衬人生的感悟。
- 排比:通过多次“酒”的描写增强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歌颂友情的同时,也反映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仙:高洁的象征,代表理想与追求。
- 梅花:坚韧的象征,反映现实的困境。
- 星楼:聚会的场所,象征欢乐与团聚。
- 金鞭:象征财富与繁荣,展现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辰翁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水仙”与“梅花”分别象征什么?
A. 美丽与丑陋
B. 高洁与坚韧
C. 贫穷与富有
D. 年轻与年老 -
诗中的“酌君酒,献君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祝福
C. 哀伤
D. 怀念
答案
- B. 宋代
- B. 高洁与坚韧
- B. 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刘辰翁的《金缕曲》更注重于友情和酒的氛围,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过往的追忆。两者在风格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前者的豪放与后者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古典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