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美人走马》

时间: 2025-01-24 12:03:57

青楼年少,走马章台驰道。

倚逍遥。

急雨桃花滚,轻风燕子骄。

春芽拥翠髻,香汗发红潮。

辔儿跑不住,抱鞍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楼年少,走马章台驰道。
倚逍遥。急雨桃花滚,轻风燕子骄。
春芽拥翠髻,香汗发红潮。
辔儿跑不住,抱鞍桥。

白话文翻译:

年轻的姑娘在青楼中,骑马在章台的道路上飞驰。
倚靠在逍遥的姿态,急雨中桃花纷飞,轻风中燕子骄傲。
春天的嫩芽簇拥着翠绿的发髻,香汗让她的脸颊泛红。
马儿奔驰不止,我紧紧抱着鞍桥。

注释:

  • 青楼:指妓院或歌舞场所,古时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生活环境。
  • 章台:古代指代一种歌舞场所,象征着美丽与欢愉。
  • 急雨桃花滚:形象地描绘了急雨打在桃花上的场景,显示出春雨的急促与桃花的娇嫩。
  • 轻风燕子骄:燕子在春风中自由飞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春芽拥翠髻:春天的嫩芽与女子的发髻相拥,暗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香汗发红潮:形容因运动或兴奋而流出的汗水,脸颊因热情而泛红。
  • 辔儿:马的缰绳,象征着对马的控制。
  • 抱鞍桥:指骑马时紧紧抱住马鞍,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运动感。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桃花”、“燕子”等意象,映照出春天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及人情世态,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在明代社会,青楼女子的生活常常被诗人描绘,尤侗通过这首诗反映了青春的活力与美丽,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诗歌鉴赏:

《女冠子·美人走马》是一首生动描绘青春与自然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青楼女子骑马的情景,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活力。开篇以“青楼年少”引入,便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气息,仿佛可以看到她们在春天的阳光下、桃花雨中奔跑的身影。接着“急雨桃花滚,轻风燕子骄”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动感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和风细雨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通过“春芽拥翠髻,香汗发红潮”展现了女子的娇美与青春。这里的“香汗”不仅仅是生理现象的描写,更是一种青春活力的象征,表明了她们在春日中奔放的姿态。最后一句“辔儿跑不住,抱鞍桥”则给人一种紧迫感,仿佛马儿在奔腾,女子在全力追逐生活的激情。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人的交融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青春的赞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楼年少,走马章台驰道: 描绘年轻女子在青楼的生活,骑马时的潇洒与自由,展现出青春的美好。

  • 倚逍遥: 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态度,体现出女子的洒脱。

  • 急雨桃花滚,轻风燕子骄: 自然景象的描绘,急雨打在桃花上,轻风中燕子飞翔,生动展现春天的气息。

  • 春芽拥翠髻,香汗发红潮: 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青春,体现出热情的氛围。

  • 辔儿跑不住,抱鞍桥: 表达骑马的急迫感,暗示着生活的快节奏与充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燕子与青春活力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轻风燕子骄”,赋予燕子以人性化的特征,增添生动感。
  • 对仗:诗中的句式多为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春女子的生活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春活力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楼: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复杂。
  • 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的瞬间。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春天的生机。
  • 春芽: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哪个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倚逍遥”中的“逍遥”是指什么?

    • A. 开心自在
    • B. 忧伤
    • C. 忙碌
    • D. 伤感
  3. 诗中提到的“香汗”主要描绘了女子的什么状态?

    • A. 疲惫
    • B. 兴奋
    • C. 忧愁
    • D. 平淡

答案:

  1. C. 春天
  2. A. 开心自在
  3. B. 兴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尤侗与李白的诗作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尤侗的风格更加细腻,注重描写细节,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