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4-09-19 21:47:15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甫的《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来说与采桑姑。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照耀下,水面泛着深红色的光,温暖的阳光下可以看到游动的鱼。村庄被绿意掩映,傍晚时分显得有些阴暗,乌鸦藏在树丛中。黄发的小孩和白发的老人聚在一起,静静地观看着雎鸠。即使麋鹿遇到人也并不慌张,猿猴听到鼓声也不需要呼唤。归来的时候,我会把这些情景告诉采桑的姑娘。

注释:

  • 照日:阳光照耀。
  • 深红:指水面反射的红色。
  • 暖见鱼:在温暖的阳光下看见鱼。
  • 连村:相连的村庄。
  • 绿暗:绿色的景色显得有些阴暗。
  • 晚藏乌:傍晚时分乌鸦藏匿。
  • 黄童白叟:年轻的小孩与年老的人。
  • 聚雎盱:聚在一起观看雎鸠(一种鸟)。
  • 麋鹿:一种温和的动物,遇人不怕。
  • 猿猱:猿猴,听到声音不需呼唤。
  • 采桑姑:采桑的姑娘,暗喻与生活相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乱与民生的疾苦,作品直面社会问题,语言质朴而深刻。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众疾苦。杜甫在此时写下此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诗中展现了春日的温暖气息,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动物描写,给人以宁静而又生动的感受。首句“照日深红暖见鱼”通过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描绘出一种温暖而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村庄的景象,绿意盎然却又透出傍晚的阴影,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黄童白叟的聚集,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和谐与温情,无论是年轻的孩子还是年长的老人,皆在共同欣赏自然的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下来的描写中,麋鹿与猿猴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也反映出它们与人类之间的亲近关系,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最后一句“归来说与采桑姑”,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对社会、自然及人情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日深红暖见鱼: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红光,温暖的阳光下鱼在游动。
  • 连村绿暗晚藏乌:相连的村庄被绿色掩盖,傍晚时分乌鸦隐匿在树丛中。
  • 黄童白叟聚雎盱:年轻人与老年人聚在一起,静静地观看雎鸠。
  • 麋鹿逢人虽未惯:即使麋鹿见到人也并不觉得害怕。
  • 猿猱闻鼓不须呼:猿猴听到鼓声也不需要呼唤。
  • 归来说与采桑姑:回来的时候我会把这些情景告诉采桑的姑娘。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照日深红”比喻阳光照耀下的水面,形象生动。
  • 拟人:描写动物如麋鹿和猿猴,表现它们与人类的亲近感。
  • 对仗:诗的结构整齐,增加了韵律感,如“黄童白叟”与“麋鹿猿猱”。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与活力。
  • 乌鸦:代表自然的宁静与隐秘。
  • 黄童白叟:象征人类的和谐与团结。
  • 麋鹿与猿猴:代表自然中的动物生命,传达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桑姑: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童白叟”是指: A. 年轻和年老的人
    B. 只有年轻人
    C. 只有老人
    D. 没有提到人类

  2. 诗中描绘的动物是什么? A. 狼和狐狸
    B. 猴子和兔子
    C. 麋鹿和猿猴
    D. 只提到鱼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情的向往
    C. 对政治的抨击
    D. 对历史的记录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浣溪沙》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但杜甫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个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自然的不同视角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