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贺兰铦》
时间: 2025-01-11 04:5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别贺兰铦
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白话文翻译
这是送别贺兰铦的诗。黄雀吃得饱饱的在田野上飞翔,成群结队地飞过荆榛丛。如今你心中有什么遗恨呢?面对周围的人却感到孤独。老马虽老却仍想奔驰,苍鹰虽然愁苦却难以驯服。高尚的贤士在世上难以被识别,因此总是与饥饿和贫困相伴。国家的局势刚刚好转,天地间仍然飘荡着风尘。悲伤的歌声中,我的鬓发已白,远道而去到湘江和吴地的春天。我恋念岷山下的芋头,而你却在思念千里的莼菜。生离死别,自古以来令人心酸。
注释
- 黄雀:一种鸟,常用于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野粟:指野生的栗子,象征丰饶。
- 荆榛:荆棘和榛树,常见于荒野,象征艰辛环境。
- 老骥倦骧:比喻年老而志向不减的人。
- 苍鹰:象征高远的志向与情怀。
- 高贤:指有才能的人士。
- 婴饥贫:与贫困和饥饿相伴,强调生活的艰辛。
- 生离与死别:指生与死的离别,强调情感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内容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赠别贺兰铦》写于杜甫晚年,时逢国势衰微、动乱频仍,诗人感受到深重的社会压力与个人的孤独。此诗是他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诗歌鉴赏
《赠别贺兰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描绘了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自由,然而诗人却以“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引出对友人内心的关怀与对当下孤独感的思考。
接下来的“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则以比喻的方式,表现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虽然年老志仍在,但社会的冷漠让高人难以施展才华,形成强烈的对比。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在此时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结尾部分,“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则通过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人情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功底与人文关怀,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描述自然景象,表现丰饶。 -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关心友人内心的孤独与遗憾。 -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比喻年老的志向不减,反映对现实的无奈。 -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指出高人难以被识别,常与贫穷相伴。 -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反映国家局势的动荡。 -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表达对人生的感怀与送别的情感。 -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现情感的深邃。 -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说明人生离别的痛苦是永恒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骥倦骧首”,比喻有志之士虽老但志向依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 象征:诸如“苍鹰”象征高远的志向与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孤独、理想和离别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雀:象征自由与丰饶。
- 苍鹰:象征理想与追求。
- 湘吴: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 岷下芋:故乡的象征,体现对家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黄雀的意象象征什么?
A. 自由与丰饶
B. 悲伤与孤独
C. 贫穷与困境 -
“老骥倦骧首”中的“老骥”比喻什么?
A. 年轻人
B. 失去梦想的人
C. 有志之士 -
诗中提到的“湘吴”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地名,象征离别
C. 一种情感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赠花卿》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虽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侧重于豪放的情感与洒脱的个性。而杜甫的《赠别贺兰铦》则更深刻地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