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九少尹见过》

时间: 2025-01-11 04:49:20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景孤村僻,
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
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
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
欲发照江梅。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景色在偏僻的村庄里,
几骑士兵正在行军而来。
与新朋友相聚感到高兴,
但厚重的礼物让我感到无才愧疚。
静静欣赏着云间竹林,
忘却归途在月台上徘徊。
何时才能看到花蕊,
绽放的时刻映照着江边的梅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村僻:偏僻的孤独村庄。
  • 行军:指军队行进。
  • 交新徒:结识新的朋友。
  • 礼厚:礼物丰厚。
  • 愧无才:因才华不足而感到愧疚。
  • 赏静:静静欣赏。
  • 步月台:在月光下踱步的台阶。
  • 花蕊:花的花蕊,象征着即将绽放的生命。

典故解析:

  •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友谊与愧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徐九少尹见过》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其生活困窘之时。此诗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内心的愧疚与孤独。


诗歌鉴赏

《徐九少尹见过》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诗的开头以“晚景孤村僻”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偏僻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孤身一人,身处困境。随后的“行军数骑来”则打破了这种宁静,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诗中“交新徒有喜”表达了诗人与新朋友相聚时的欣喜,但随之而来的“礼厚愧无才”又让这种喜悦蒙上了一层愧疚的阴影。诗人对朋友的厚礼感到不安,反映出他谦逊的性格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我怀疑。

后半部分的“赏静怜云竹”与“忘归步月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其中的月光意象更是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感。然而,最后一句“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则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示出一种对生命与希望的向往。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个人境遇的深思,表现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景孤村僻:傍晚时分,偏远的村庄,暗示孤独。
  2. 行军数骑来:几位骑士行军而至,带来生机与友谊的可能。
  3. 交新徒有喜:与新朋友相聚,感到高兴。
  4. 礼厚愧无才:收到厚礼,感到才华不足而愧疚。
  5. 赏静怜云竹:静静欣赏云间的竹林,感受到自然的宁静。
  6. 忘归步月台:在月光下徘徊,忘却归途,体现思绪的迷茫。
  7. 何当看花蕊:何时才能看到花蕊绽放。
  8. 欲发照江梅:期待花朵开放,映照在江边的梅花上,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感情的共鸣。
  • 对仗:如“赏静怜云竹”与“忘归步月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孤独与愧疚的情感,反映出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村:象征孤独与偏僻。
  • 骑士:象征友谊与希望。
  • 云竹:象征宁静与自然之美。
  • 月台:象征沉思与迷茫。
  • 花蕊: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村”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2. 诗人对收到的礼物有什么感受? A. 高兴
    B. 感到愧疚
    C. 无所谓

  3. “何当看花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失望
    B. 期待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徐九少尹见过》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徐九少尹见过》则更强调个人情感和友谊的珍重。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