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劝驾诗》

时间: 2025-01-26 06:11:28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

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

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

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萧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劝驾诗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
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
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
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读书三十年,书法仍然鲜活如新,您是当时的第一流人物。马革披身的将帅都因您而感到羞愧,身穿羊皮的渔翁却在江边悠然钓鱼。观者可以从观宾的态度来推测主人的品德,您在儿子面前显得胜过自己。多少次令人汗颜的是您却袖手旁观,谁能举杯问天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阅三十载:经历了三十年。
  • 墨犹新:书法仍旧鲜艳如新。
  • :指代萧石城,是对他的尊称。
  • 马革:指战士的皮革,象征军事。
  • 伏波:比喻战功显赫。
  • 羊裘:指渔翁的衣服,象征渔家生活。
  • 严濑:指严肃的水边,形容环境。
  • 老垂纶:老渔翁在垂钓。
  • 观宾:观看的人,暗指观众的态度。
  • 汗颜:羞愧,脸上出汗。
  • 袖手:袖手旁观,不参与。

典故解析:

  • 马革伏波:出自历史典故,讲述军事将领的英勇。
  • 羊裘严濑:象征渔人的安静生活,与战功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景纯,号紫阳,南宋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对比豪杰与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及对当下政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英雄与平民之间的生活差异。诗人李曾伯在诗中首先提到自己三十年的读书经历,强调了知识的价值和持续的学习。接着,他用“马革伏波”与“羊裘严濑”的对比,表达了对萧石城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感叹对方的袖手旁观,隐含着对社会责任感的呼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写,使人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阅三十载墨犹新:经历三十年,书法依然鲜活,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2. 公是当时第一人:对萧石城的尊重,肯定了他的地位。
  3. 马革伏波惭立柱:豪杰因萧的成就而感到羞愧,体现了萧石城的非凡。
  4. 羊裘严濑老垂纶:平民的安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5. 观宾可以观其主:观众的态度反映了主人的品德。
  6. 在子胜如在乃身:儿子面前表现出色,显示出家庭的荣耀。
  7. 多少汗颜君袖手:对方袖手旁观,感到羞愧。
  8. 凭谁举酒问穹旻:呼唤参与与责任,不能只顾享乐。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英雄与平民的生活进行了鲜明对比。
  • 比喻:例如“马革”和“羊裘”象征不同的社会角色。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强调了知识与责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良好品德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革:象征军事英勇与成就。
  • 羊裘:象征平民的安逸与宁静。
  • 袖手:象征消极、不参与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阅三十载”表示什么? A. 读书的时间
    B. 战斗的时间
    C. 旅行的时间

  2. “马革伏波”指代的是哪类人物? A. 文人
    B. 农民
    C. 武将

  3. 此诗主要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普通人
    B. 诗人自己
    C. 萧石城

答案:1.A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本诗皆通过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对人世间的思考。然而,《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描绘自然之美与孤独之感,而本诗则更关注历史人物与责任感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