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湘潭道》

时间: 2025-01-11 23:01:29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

白话文翻译:

这条古老的驿道通往湘潭,路旁只有松树和竹林。
远处的山峦连绵,梅花在山外盛开,春天的气息深入柳树边。
虽然出征的骑兵在晴空下欢欣鼓舞,但耕作的农夫却长久盼望着阴天。
我穿着的貂皮大衣已经磨损,依然畏惧寒冷侵袭。

注释:

  • 古驿:古代的驿道,供人们驿行的道路。
  • 湘潭道:指通往湘潭的道路。
  • 松竹林:松树和竹子组成的树林,象征清幽和雅致。
  • 征骑:指出征的骑兵。
  • 欣霁:晴朗的天气。
  • 耕犁:耕作的农具,象征农田。
  • 貂裘:用貂毛制成的外衣,代表富贵和温暖。
  • 寒侵:寒冷侵袭。

典故解析:

“湘潭”指的是湖南省的湘潭市,历史上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地区。诗中提到的“征骑”与“耕犁”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安定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生计艰难,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农人辛劳的同情。

诗歌鉴赏:

《行湘潭道》以优美的自然景观描绘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湘潭美丽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古驿、松竹、梅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幽远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特别是“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一句,既表现了士兵在战场上的欢愉,也暗含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关怀。最后一句“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则传达出一种对岁月流逝与自然寒冷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真实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描绘路途的宁静与幽雅。
    2.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3.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形成对比,突显农民的期望与士兵的欢愉。
    4.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感叹,体现个人的脆弱感。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征骑”和“耕犁”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人生的无常与对生活的感怀,传达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松竹:象征坚韧和清雅,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梅花:代表坚强和高洁,暗示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
  • 春与柳: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貂裘:象征富贵的同时,也表现出生活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要自然意象有哪些? a. 松竹
    b. 梅花
    c. 柳树
    d. 以上所有

  2.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这句表现了什么样的对比? a. 士兵的欢愉与农民的期望
    b. 春天的美丽与秋天的萧瑟
    c. 自然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
    d. 诗人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

  1. d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困苦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王维的《鹿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与生活的感慨有关,但侧重于豪情与饮酒作乐的态度。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循环,虽然主题相近,但表现手法上有较大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和相关背景。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