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闻琴》
时间: 2025-02-04 15:48: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眉妩寒销,连娟影静,么弦忽变秋声。
甚珍丛凉月,不辨分明。
遥夜赚君红泪,妆阁上同度长更。
消息误,凄凉一晌,可是闲情。
轻轻。玉容天远,未必定相怜,休遣伊听。
况重帘低亚,多少尘凝。
寂寞南枝睡稳,终不信倦鹊还惊。
伤怀处,花边月边,总为伶俜。
白话文翻译:
眉梢妩媚,寒气渐消,连绵的影子静悄悄的,弦乐忽然变成了秋天的声音。
多么珍惜这一片凉爽的月光,却无法分辨清楚。
在遥远的夜晚,令你流下红泪,妆阁上一起度过漫漫长夜。
消息传递错了,凄凉的时光只是一瞬,难道只是闲情逸致?
轻轻的。美丽的容颜远在天边,未必就一定相互怜惜,何必让她听见呢。
况且重重的帘子低垂,多少尘埃凝聚。
寂寞的南枝安静的睡着,终究不相信疲倦的喜鹊会再惊动。
伤怀的地方,花边月边,都是为了那孤独的情怀。
注释:
- 眉妩:指女子的眉眼妩媚动人。
- 寒销:寒意逐渐消散。
- 么弦:指乐器的弦,暗示音乐的变化。
- 遥夜:指遥远的夜晚,象征思念的漫长。
- 妆阁:指化妆的阁楼,代表女性的生活空间。
- 闲情:指无所事事的情感,带有一丝惆怅。
- 玉容:指美丽的容颜。
- 倦鹊:指疲倦的喜鹊,意象中暗含孤独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词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社会的思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的点滴。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 闻琴》创作于陈永正对生活的思考阶段,诗中蕴含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当代人对情感的复杂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极具表现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开头的“眉妩寒销”,让人想象出一个温婉而美丽的女子,随着寒意的消散,她的情感也渐渐浮现。接下来的“连娟影静”,则暗示了她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随着“么弦忽变秋声”,音乐的变换带来了秋天的萧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共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遥夜赚君红泪”,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思念,流下的泪水是对过去情感的追忆。诗的末尾提到“花边月边,总为伶俜”,将孤独与伤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对于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眉妩寒销:描绘女子的美丽与温暖的回归。
- 连娟影静:暗示宁静的环境与内心的思索。
- 么弦忽变秋声:音乐的变化引发情感的波动。
- 甚珍丛凉月:珍惜凉爽的夜晚,感叹月光的美丽。
- 遥夜赚君红泪:在遥远的夜晚,思念引发泪水。
- 妆阁上同度长更:在妆阁中度过漫长的夜晚,带有孤寂的情感。
- 消息误:传递的信息出现了错误。
- 凄凉一晌:短暂的凄凉,内心的独白。
- 轻轻:轻声叹息,倾诉情感。
- 玉容天远:美丽的容颜似乎在遥远的天边。
- 未必定相怜:未必彼此会有怜惜之情。
- 休遣伊听:不要让她听到这些情绪。
- 况重帘低亚:重重的帘幕低垂,形成孤独的氛围。
- 多少尘凝:积聚的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寂寞南枝睡稳:寂静的南枝安稳地沉睡。
- 终不信倦鹊还惊:不相信疲倦的喜鹊会惊动这一切。
- 伤怀处,花边月边:伤感的地方,总是与花和月有关。
- 总为伶俜:最终都是由于孤独而产生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容”比喻女子的美丽与清丽。
- 拟人:如“倦鹊”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突显孤独感。
- 对仗:如“伤怀处,花边月边”,构成工整的对仗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眉妩: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温柔。
- 寒销:代表冬去春来,象征希望与新生。
- 凉月:象征宁静的夜晚,暗示思念与孤独。
- 南枝:可能代表一种孤独的存在,隐喻人际关系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遥夜”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寂寞 -
“玉容天远”中的“天远”暗示了什么? a) 美丽的幻想
b) 彼此的距离
c) 时间的流逝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生命的无常
c) 孤独与思念
答案:
- b) 思念
- b) 彼此的距离
- c)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感,其用词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 温庭筠的《更漏子》则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感伤,两者有着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