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开坟路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古径约城斜,锄荒可过车。
直穿深筱去,不比绕村赊。
伐树侵篱脚,裨塍掘涧沙。
欲为兰若处,松柏属吾家。
白话文翻译:
在城边的小路上,经过一段荒地可以开车通行。
这条路直通深处的竹林,比绕村子的路要快得多。
砍伐的树木侵入了篱笆的根脚,
挖掘的沙土沿着田埂流出。
我希望在这里建个兰若庙,
松树和柏树都属于我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径:古老的小路。
- 约:接近。
- 锄荒:锄地,开辟荒地。
- 直穿:直接穿过。
- 深筱:深处的竹林。
- 绕村赊:绕着村子走的路,比较缓慢。
- 伐树:砍树。
- 侵:侵入。
- 篱脚:篱笆的根部。
- 裨塍:田埂,田间的土堆。
- 兰若:佛教用语,指修道的地方或寺庙。
- 松柏:松树和柏树,象征长青和稳重。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兰若”与佛教文化相关,表示诗人渴望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宁静和超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白石,出生于宋代。他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梅尧臣主张诗歌应与生活和自然相结合,反映现实。
创作背景: 《新开坟路》创作于梅尧臣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他在开辟新路、砍伐树木、建设理想居所的过程中,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新开坟路》是一首描写自然与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古径约城斜”引入,表现出一条宁静、偏僻的小路,既有寻常生活的气息,又透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述了开路的过程,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伐树侵篱脚,裨塍掘涧沙”则表现了诗人在开辟新路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显示出他不怕艰辛的决心。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在此处建立一个兰若庙的愿望,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松柏的意象不仅代表着长青,也暗示了诗人对自我归属和内心安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径约城斜:开篇描述古老的小路,暗示诗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 锄荒可过车:说明这条路经过开垦,可以通车,表现出一种实用性。
- 直穿深筱去:强调新路的直接和便捷,象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不比绕村赊:表达与绕村路相比,这条路更为迅速,体现对简便生活的向往。
- 伐树侵篱脚:描绘砍伐树木的情景,暗示为了建设而不得不破坏自然。
- 裨塍掘涧沙:表现开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现出努力的过程。
- 欲为兰若处:表达了希望在此建立一个兰若庙的愿望,象征内心的渴望。
- 松柏属吾家:最后以松柏作为归属,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和生活结合,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对仗:如“伐树侵篱脚,裨塍掘涧沙”,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松柏的意象象征着长久的归属感与内心的安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在开拓新路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付出,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径:象征自然与历史。
- 松柏:象征长青与坚韧,代表对归属感的追求。
- 兰若:象征宁静与超脱,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径约城斜”的意思是: A. 古老的小路与城市相近
B. 古老的小路很宽
C. 古老的小路被遗忘
D. 古老的小路很长 -
诗中提到的“兰若”是指: A. 一种植物
B. 佛教用语,指修道的地方
C. 一种建筑风格
D. 一种饮料 -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忧伤
B. 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C. 对城市的向往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竹里馆》进行对比,均描绘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结合。王维的诗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梅尧臣则更多地关注开拓过程中的艰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