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

时间: 2025-01-11 04:50:14

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

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

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

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
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
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
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

白话文翻译:

庞德公是襄阳人,却不知道襄阳县的具体所在。
他在田间劳作之余,有充足的时间,悠闲地倚着手玩味时光的变化。
鹿门山下春风荡漾,吹落了桃花瓣片。
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孩子们已经足够自得其乐了。

注释:

  • 庞翁:庞德公的尊称,“翁”意为老者。
  • 襄阳人:指庞德公来自襄阳地区。
  • 不识襄阳县:意指庞德公虽然来自襄阳,但对地方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反映出他心境的淡泊。
  • 躬耕:指亲自耕作,表现出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
  • 支颐玩时变:支颐即托着下巴,形象地描绘出他沉思的样子,玩时变则是享受时间的流逝。
  • 鹿门: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漾春风:春风轻轻荡漾,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区区一角天:形容他所处的生活环境虽然狭小,但已是他心满意足的天地。
  • 儿辈已足办:指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得其乐,表现出对家庭的满足与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学洢(约1555-约1625),字维桢,号燕山,明代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魏学洢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庞德公作为一个普通农民,虽身处社会底层,却对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感到满足,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是魏学洢的一首抒怀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庞德公的农夫的生活状态。他虽来自襄阳,却对襄阳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体现出一种远离世俗的态度。诗的开头通过“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引出庞德公的身份,显示他对家乡的无知,反而突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专注与投入。

接下来的“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展现了他在田间劳作的闲适与自在,他不仅在耕作,还在思考人生的变化,这种悠闲的心境让他能够享受自然的美好。诗中“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与桃花的结合,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一句“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总结了庞德公的心境,他虽处于狭小的天地,却感到无比满足。孩子们的成长与快乐让他倍感欣慰,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家庭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世俗的超然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开篇引出庞德公的身份,表达他对家乡的陌生,显示出他的淡泊。
  2. 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表现他在劳作之余,享受宁静的生活。
  3. 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描绘自然景色,增强诗的美感和意象。
  4. 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表达他对家庭的满足感,体现出对生活的知足常乐。

修辞手法:

  • 对比:庞德公的身份与对家乡的无知形成对比,突出他的超然。
  • 意象:鹿门、春风、桃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田园画面。
  • 象征:桃花象征着春天与生命,反映出生机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家庭幸福的珍视与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鹿门:象征世外桃源,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2.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美好与温暖。
  3. 桃花:象征爱情与生命,反映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轮回。
  4. 角天:象征狭小的生活空间,却也代表着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庞德公来自哪个地方?

    • A. 襄阳
    • B. 洛阳
    • C. 长安
    • D. 杭州
  2. 诗中提到的“鹿门”象征着什么?

    • A. 都市繁华
    • B. 田园生活
    • C. 战争
    • D. 商业
  3.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生命的轮回?

    • A. 桃花
    • B. 春风
    • C. 鹿门
    • D. 角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与《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体的哲学思考,而魏学洢则更注重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简单。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却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学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