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时间: 2025-01-11 02:54:03

夜永贪孤坐,新凉一味澄。

水明先见月,人静渐亲镫。

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

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
作者: 贺国华 〔清代〕

夜永贪孤坐,新凉一味澄。
水明先见月,人静渐亲镫。
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
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


白话文翻译

夜晚漫长而我贪恋孤独地坐着,初秋的凉意透着一片清澈。
水面明亮,月光首先映照在上面,周围安静,渐渐感受到烛光的温暖。
树叶纷纷落下,山影透过窗户,花朵稀疏,石头上露水的棱角显现。
壮志豪情与寒霜相伴,已无法再梦见飞翔的腾云。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时间长久,表示夜晚漫长。
  • :在此指对孤独的喜爱或沉迷。
  • 新凉:初秋的凉意。
  • 一味:一种,形容清澈的状态。
  • 水明:水面明亮,反射月光。
  • 先见月:水中最早映现出月亮的影子。
  • :指灯,烛光。
  • 叶落:树叶落下的景象。
  • 窥户:从窗户外面窥视的意思。
  • 花疏:花朵稀少。
  • 露棱:露水在石头上形成的棱角。
  • 壮怀:壮志豪情。
  • 霜共冷:与寒霜一同感受到寒冷。
  • 不复梦飞腾:无法再梦想高飞。

典故解析

  • “壮怀霜共冷”:表达一种豪情壮志与现实的冷淡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国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感人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夜,正值初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表达了对孤独的沉思和对理想的追求。社会背景下,诗人可能受到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理想未竟的影响。


诗歌鉴赏

《秋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漫长的秋夜中,感受到初秋的凉意,思绪万千。开篇“夜永贪孤坐”,便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宁静的渴望。初秋的夜晚,水面清澈,月光映照,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仿佛在提醒诗人珍惜这份独处的时光。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似乎在告诫人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秋夜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秋夜的静谧与思索,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永贪孤坐:夜晚很长,我喜欢独坐。表现出孤独的情感和对夜的享受。
  2. 新凉一味澄:初秋的凉意透出清澈,传达出自然的清新。
  3. 水明先见月:水面明亮,月光首先在水中显现,描绘出宁静的夜景。
  4. 人静渐亲镫:人都静了,烛光渐渐温暖。
  5. 叶落山窥户:树叶落下,山影透过窗户,暗示着外界的变化。
  6. 花疏石露棱:花朵稀疏,石头上的露水形成棱角,细致的自然描写。
  7. 壮怀霜共冷:豪情壮志与寒霜相伴,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8. 不复梦飞腾:无法再梦想高飞,表达对理想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壮怀霜共冷”,将豪情与寒霜相提并论,增强情感的对比。
  • 对仗:全诗多处采用对仗手法,使句子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沉思。
  • :象征理想与希望。
  • :象征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 叶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冷酷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永贪孤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热闹的渴望
    B. 对孤独的喜爱
    C. 对秋天的厌恶

  2. “水明先见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水面波动
    B. 明亮的月光映照
    C. 黑暗的夜晚

  3. “壮怀霜共冷”中的“霜”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情感
    B. 现实的冷酷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夜晚的寂静与思乡之情。
  • 杜甫《春夜喜雨》: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对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贺国华的《秋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描写夜晚的情景,但前者更侧重对孤独的思考,而后者则表现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