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樊侯庙二首》

时间: 2025-04-29 15:27:54

汉兴丰沛开天下,故旧因依日月明。

拔剑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

鼓刀屠狗少时事,排闼谏君身後名。

异日淮阴傥相见,安能鞅鞅似平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樊侯庙二首
作者:黄庭坚

汉兴丰沛开天下,故旧因依日月明。
拔剑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
鼓刀屠狗少时事,排闼谏君身後名。
异日淮阴傥相见,安能鞅鞅似平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汉朝兴起,国势强盛,天下开阔,往日的朋友因光阴的流逝而依旧明亮。
拔剑畅饮一杯,欢乐地喝酒,剖开符印,千户舞动在阳城之中。
鼓刀屠狗的往事已成往昔,推开门窗,谏言君王之名多半是后来的名声。
未来在淮阴若再相见,怎能像往昔那样平淡无奇?


注释

字词注释:

  • 丰沛:形容富饶、充盈。
  • 故旧:指旧友、老朋友。
  • :古代的一种酒器。
  • 剖符:指古代的命令符信,这里引申为权力的象征。
  • 千户:指古代的户籍制度,此处象征拥有权势的人。
  • 舞阳城:舞阳是地名,指其繁华与热闹。
  • 鼓刀屠狗:意指屠杀的动作,这里用来隐喻过往的事情。
  • 鞅鞅:形容平淡无奇、毫无特色。

典故解析:

  • 汉兴:指汉朝建立的盛世景象。
  • 淮阴:指淮阴侯韩信,意在表现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沉稳,常以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结合,反映出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题樊侯庙二首》是黄庭坚在樊侯庙写的,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樊侯庙是纪念淮阴侯韩信的庙宇,诗中通过对韩信的追忆,反映出对权力与名声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英雄人物韩信的敬仰,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与人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对汉朝兴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令读者产生共鸣。而接着“拔剑一卮戏下酒”则转向个人,展现了一种豪放与洒脱的气质,表现出诗人对友情与酒宴的珍视。后半部分则以“鼓刀屠狗”的叙述,展现了对往事的缅怀,对英雄人物身后名声的质疑,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末尾的“安能鞅鞅似平生”更是将个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与历史的深刻理解。这种对古今的对比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使这首诗在历史题材的诗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兴丰沛开天下:描述汉朝建立后的盛世景象。
  • 故旧因依日月明:朋友之间的情谊因时间流逝而愈加珍贵。
  • 拔剑一卮戏下酒:表现了豪情与洒脱,酒宴中尽情欢笑。
  • 剖符千户舞阳城:象征权力与繁华的交织,暗指权力的游戏。
  • 鼓刀屠狗少时事:回忆往昔,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排闼谏君身後名:指出谏言的价值与英雄的遗名。
  • 异日淮阴傥相见: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 安能鞅鞅似平生:感叹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拔剑”、“鼓刀”等比喻,表现英雄的气概与豪情。
  • 排比: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气的力度,表现了情感的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反映出对权力、名声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生活的珍视,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兴:象征国家的兴盛与繁荣。
  • :象征酒宴与朋友情谊的场景。
  • 鼓刀屠狗:暗示过去的悲惨与英雄的孤独。
  • 淮阴:代表英雄人物,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兴”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2. “拔剑一卮戏下酒”中“卮”指的是什么?

    • A. 杯子
    • B. 酒器
    • C. 盘子
  3. 诗中提到的“淮阴”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邦
    • B. 韩信
    • C. 曹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反映人生哲理与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现对人生、友情的豪情。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水诗相比,黄庭坚更注重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黄庭坚集》
  • 《古典诗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