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归未百年,鹳巢荒古屋。我吟殄瘁诗,悲风韵乔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谢安的怀念,虽然谢安去世还不到百年,但他的故居已经变得荒凉,鹳在古老的屋檐上安了巢。我吟唱着衰弱的诗篇,感受到悲风在高大的树木间回荡。
注释:
- 公归:指谢安。
- 未百年:表示谢安去世至今不足一百年。
- 鹳巢:鹳是一种鸟,巢指鸟的栖息之所,暗指谢安的故居已荒凉。
- 荒古屋:古老的房屋,形容谢安的居处已被岁月遗忘。
- 吟殄瘁诗:吟唱着衰弱的诗篇,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情感。
- 悲风韵乔木:感受到悲伤的风在高大的树木间回荡,象征着对过往的缅怀。
典故解析: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高雅的风度和诗文闻名。诗中提到的“鹳巢荒古屋”可能暗示着谢安的故居已经被遗弃,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和咏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游历百花洲时,受到谢安故居的影响,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过往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谢安故居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开头的“公归未百年”令人震撼,短短的时间却已经使一位伟人的踪迹变得模糊。诗中的“鹳巢荒古屋”不仅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更是时间无情的象征,展现了人事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接下来,“我吟殄瘁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痛与无奈,似乎在诉说对过往的无尽思念。最后一句“悲风韵乔木”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悲风与高大的树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怆而又壮丽的画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对历史的敬仰与个体情感的深刻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归未百年:指谢安去世至今不足一百年,强调时间的短暂与历史的流逝。
- 鹳巢荒古屋:描绘了谢安的故居已然荒废,表现出对历史遗迹的惋惜。
- 我吟殄瘁诗:诗人以悲伤的心情吟唱衰弱的诗篇,抒发内心的痛苦。
- 悲风韵乔木:通过自然的悲风与高大的树木,暗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悲风”与“韵”联系,赋予风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了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谢安的敬仰与追思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鹳巢:象征着生命与过往的痕迹,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 荒古屋:代表着遗忘与时间的流逝,暗示历史的沉重。
- 悲风:寓意着悲伤与怀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乔木:象征着坚韧与高大,同时也与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谢安
- D. 白居易
-
“鹳巢荒古屋”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
诗中的“悲风韵乔木”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对历史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怀古情与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绪,发现两位诗人都在用诗歌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黄庭坚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