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僰道廖君画像赞》
时间: 2024-09-19 21:2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僰道廖君画像赞
作者: 黄庭坚
廖君朴遬,卒享五福。
其艰其勤,天畀戬谷。
治生之材,可以治邦。
知子之智,可以使能。
耋老于乡,以福孙曾。
在尔后人,思其艰勤。
思其好贤,维衣食之源。
瞻像思孝,勿堕其教。
白话文翻译
廖君为人朴实而谦和,最终享受五种幸福。
他艰辛而勤劳,天赐给他丰盈的谷物。
他有治生的才干,可以治理国家。
他对儿子的聪明才智,可以使他们有所作为。
他在乡里年老,福泽子孙后代。
在后来的子孙中,要思念他的艰辛和勤劳。
要思念他对贤人的尊重,这才是衣食的来源。
瞻仰他的画像,思念他的孝道,别辜负他的教诲。
注释
- 朴遬:朴实而谦和。
- 卒享五福:最终享有五种幸福,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 艰勤:艰难而勤劳。
- 治生之材:有能力谋生的人。
- 知子之智:对儿子聪明才智的认识。
- 耋老于乡:年老居住在乡里。
- 思其艰勤:想念他的艰辛和勤劳。
- 维衣食之源:是维持衣食的根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理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雅致,常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为题材,关注世事与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黄庭坚晚年,主要是为了赞美廖君的品德与成就。廖君以其勤劳和对后辈的教导赢得了乡人的尊重,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廖君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传递了对后代的教诲。
诗歌鉴赏
《故僰道廖君画像赞》是一首充满敬意的诗,黄庭坚通过对廖君的赞美,表现了对传统美德的认同与推崇。诗中不仅描绘了廖君的品德与成就,也折射出社会对贤良淑德的期望。诗的开头,廖君的个性特征被简洁明了地概括为“朴遬”,而后五福的享受则是对他一生勤劳的回报,体现了天道酬勤的哲理。
诗中多次提及“艰辛”和“勤劳”,这些不仅是对廖君个人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呼应,强调了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性。同时,诗句中提到的对后代的教诲,表明了诗人对家国未来的关心与责任感。这种传承与教育的思想,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整首诗含蓄而深情,既有对廖君的个人赞美,也有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体现了黄庭坚作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廖君朴遬,卒享五福:廖君的为人态度是朴素谦逊,他最终享受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种福气。
- 其艰其勤,天畀戬谷:他辛勤劳作,天赐丰盈的谷物,强调了勤劳与收获之间的关系。
- 治生之材,可以治邦:他有治理生活的才能,这种才能也可以用于治理国家,表明他的才能和品德。
- 知子之智,可以使能:他对儿子的聪明才智有深刻的理解,可以使他们有所作为,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 耋老于乡,以福孙曾:他在乡里安度晚年,给子孙后代带来福气,体现了对家庭的关怀。
- 在尔后人,思其艰勤:后代子孙要铭记他的艰辛与勤劳,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
- 思其好贤,维衣食之源:要思念他尊重贤人,这才是生活的根本来源,强调品德与智慧的重要性。
- 瞻像思孝,勿堕其教:瞻仰他的画像,思念他的孝道,不要辜负他的教诲,强调对老辈的孝敬与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天畀戬谷”比喻努力与回报的关系。
- 排比:在描述廖君的品德和成就时,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语言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廖君的敬仰与追思,强调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代的教育与传承。诗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德行的重视,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福: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圆满。
- 艰勤:表现了奋斗与努力的精神。
- 治生之材:代表了治理与管理的能力,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 贤人:象征着智慧与道德的楷模,强调对人才的尊重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廖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A. 复杂
- B. 朴遬
- C. 奢华
- D. 冷漠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五福”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对/错)
-
填空题:诗中强调廖君的艰辛与勤劳带来了__。
答案
- B
- 对
- 五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杜甫关注的是国事与家国的兴衰,而黄庭坚则更侧重于个人品德与家族教育的传承,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美德的推崇。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