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

时间: 2025-01-11 15:02:06

叹息闲身不自如,长年借屋客中居。

事多只为人情熟,贫甚还因世法疏。

兄弟候归应有梦,交游散去更无书。

攒心万感争催老,白发萧骚欲满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叹息闲身不自如,长年借屋客中居。
事多只为人情熟,贫甚还因世法疏。
兄弟候归应有梦,交游散去更无书。
攒心万感争催老,白发萧骚欲满梳。

白话文翻译:

我感到无聊,身体却不自由,长年寄居在他人的房屋里。
事情繁多只是因为与人情世故太熟悉,生活贫困更是因为世俗法则的疏离。
兄弟们在外游荡,应该有归来的梦,交友渐散,更无书信来往。
心中万般感慨争着催促我变老,白发萧条,已欲满头梳理。

注释:

  • 闲身:指无所事事,闲散的生活状态。
  • 借屋:借住在他人家中,暗示生活的不安定。
  • 人情熟:指对人情世故的了解与熟悉。
  • 贫甚:生活困苦。
  • 世法疏:世俗的规则与法则使人疏离。
  • 兄弟候归应有梦:兄弟在外漂泊,应该有归来的愿望。
  • 交游散去:朋友逐渐疏远。
  • 攒心万感:心中积聚了许多感触与思绪。
  • 白发萧骚:白发象征衰老,形容头发稀疏、杂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字子青,号东涧,生于公元1050年,卒于1112年。高翥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创作背景:

《叹息》创作于高翥晚年时,诗人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常年寄居他人之屋,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促使他写下这首充满感伤的诗。

诗歌鉴赏:

《叹息》是高翥对人生无常与世事无情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闲身不自如”勾勒出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借屋的生活让人感到漂泊与不安。这种漂泊不仅体现在空间上,更是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诗人提及“人情熟”和“世法疏”,反映出他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熟悉的人情往往伴随着世俗的约束,使人更加感到无奈。对于兄弟的思念和交游的疏远,诗人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情剖析。

最后两句“攒心万感争催老,白发萧骚欲满梳”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老去的无奈与悲伤。心中的万千感慨如同催促的岁月,白发的增加又是岁月流逝的象征,整首诗在感伤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展现了诗人对人世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叹息闲身不自如:开篇即以叹息表明心情,闲散的生活却不自由,暗示内心的苦闷。
  2. 长年借屋客中居:常年寄居他人之地,表明生活的不稳定与孤独。
  3. 事多只为人情熟:生活琐事繁杂,反映出人情世故的复杂与麻烦。
  4. 贫甚还因世法疏:生活贫困的根源在于对世俗法则的疏远与不适应。
  5. 兄弟候归应有梦:思念兄弟,渴望团聚,表现出对温情的向往。
  6. 交游散去更无书:朋友关系的疏远,孤独感加重。
  7. 攒心万感争催老:内心的感慨如同催促,思绪纷乱。
  8. 白发萧骚欲满梳:白发的萧条,象征着衰老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白发的出现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衰老,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反复:通过反复提及“人情”、“贫困”等主题,加深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无情的深刻感悟,反映出孤独、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展现了高翥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闲身:象征着无所事事的困顿与无奈。
  • 借屋:代表着生活的不安与漂泊。
  • 白发:象征衰老及岁月的流逝。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氛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借屋”指的是? A. 自己的房子
    B. 借住在他人家中
    C. 旅行中的住所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兄弟候归应有梦”,表达了诗人对__的渴望。

  3. 判断题: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B
  2. 兄弟团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对人生感慨的诗作。
  • 《秋夕》(杜甫):对秋天与人生感慨的深刻描写。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叹息》都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显直白与柔情,而《叹息》则深刻而沉郁,反映出更复杂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高翥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