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卷地东风晚更狂,樱桃吹子落泥墙。溪云自为催诗黑,忙杀条桑窈窕娘。
白话文翻译:
卷起的东风在傍晚更加狂烈,樱桃果子随风落在泥墙上。溪水的云彩自个儿催促我写诗,忙得连细长的桑树和美丽的姑娘也无暇顾及。
注释:
- 卷地:形容风势汹涌,像卷起地面一样。
- 东风:春天的暖风,通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樱桃:此处指樱桃树的果实,象征丰收和美好。
- 吹子:指樱桃果子。
- 泥墙:农村常见的墙体,象征生活的朴素。
- 溪云:溪水上空的云彩,表现自然景象。
- 催诗黑:云彩在催促诗人写黑色的诗,暗指诗的沉重或忧郁。
- 忙杀:形容非常忙碌。
- 条桑:指细长的桑树,常与农村生活相关。
- 窈窕娘:形容美丽的姑娘,带有柔美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天池,宋代诗人,曾任官职。高翥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山行即事二首》创作于高翥游历山水之际,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真实而生动,反映了诗人对乡土的眷恋和对生活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东风、樱桃、溪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情感。开篇的“卷地东风晚更狂”既描绘了自然的狂野,又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东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也带来了狂烈的气息,暗示着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与冲突。
接下来的“樱桃吹子落泥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将自然的丰盈与生活的朴实紧密结合,樱桃的落下仿佛在说生活的无常与美好共存。泥墙作为农村的常见建筑,传递出一种乡土的亲切感,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怀旧情绪。
而“溪云自为催诗黑”,则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溪云的催促如同灵感的召唤,使得诗人急切地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自然的催促与人类情感的交织,形成了诗中的一种和谐。
最后一句“忙杀条桑窈窕娘”,不仅展现了生活的繁忙,也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桑树与美丽的姑娘相伴,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和丰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卷地东风晚更狂:傍晚的东风更加猛烈,突显了自然的力量。
- 樱桃吹子落泥墙:樱桃果子随风落下,营造出一种丰盈却又略显无常的美。
- 溪云自为催诗黑:溪水上空的云彩在催促诗人创作,暗示灵感的到来。
- 忙杀条桑窈窕娘:诗人因创作而忙碌,甚至连美丽的姑娘也无法分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狂暴的力量,增强了感官体验。
- 拟人:溪云被赋予了催促的属性,表现了自然的生动。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感受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樱桃:象征丰收与美好。
- 溪云:代表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泥墙:象征乡土的质朴。
- 桑: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暗示劳动与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意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凉爽
D. 夏天的炎热 -
“樱桃吹子落泥墙”中的“泥墙”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朴素的生活
C. 豪华的建筑
D. 自然的景观 -
诗中的“溪云”是如何影响诗人的? A. 让他感到悲伤
B. 催促他创作
C. 让他想起过去
D. 使他感到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翥的《山行即事二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以自然为主题,但高翥更强调生活的细腻观察,而王维则注重静谧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对自然的理解各有特色,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