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礼闱后张孝达制军与潘文勤公大公名士于龙树院治觞选客手札七通夏闰枝编修装册徵题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5:21: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辛未礼闱后张孝达制军与潘文勤公大公名士于龙树院治觞选客手札七通夏闰枝编修装册徵题 其二
王鹏运 〔清代〕
月旦偏从下第新,尚书冰鉴重人伦。 牛心未啖周郎炙,愧负平生毷氉身。
白话文翻译
在辛未年的科举考试后,张孝达将军与潘文勤公等名士在龙树院设宴,选拔宾客,夏闰枝编修将这些手札装订成册并征集题词。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
月旦评时,我偏偏在下第后崭露头角,尚书的明鉴重视人伦道德。 我未能像周瑜那样享用牛心炙,感到愧对平生那些失意的日子。
注释
- 月旦:指月旦评,即每月初一的评论,这里指科举考试后的评价。
- 下第:科举考试不中。
- 尚书冰鉴:尚书指高官,冰鉴比喻明察秋毫。
- 牛心未啖周郎炙:典故出自《三国志》,周瑜年轻时曾享用牛心炙,这里比喻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或认可。
- 毷氉:失意、烦恼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1849-1904),字幼遐,号半塘,晚号鹜翁,清代词人。他的词作风格沉郁顿挫,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鹏运在科举考试后,参与名士宴会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自己虽在下第后得到重视,但仍感到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待遇,内心充满失意和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在下第后的复杂情感。首句“月旦偏从下第新”,表明作者在下第后反而得到了新的评价和重视,这种反差增强了诗的戏剧性。次句“尚书冰鉴重人伦”,用“冰鉴”比喻尚书的明察秋毫,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牛心未啖周郎炙”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认可,感到愧对平生失意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典故和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旦偏从下第新:月旦评时,作者在下第后反而得到了新的评价和重视,这种反差增强了诗的戏剧性。
- 尚书冰鉴重人伦:用“冰鉴”比喻尚书的明察秋毫,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
- 牛心未啖周郎炙:通过“牛心未啖周郎炙”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认可。
- 愧负平生毷氉身:表达了作者感到愧对平生失意的情感,内心充满愧疚和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尚书冰鉴”用冰鉴比喻尚书的明察秋毫。
- 典故:“牛心未啖周郎炙”引用《三国志》中的典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下第后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失意和愧疚,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旦:科举考试后的评价。
- 尚书冰鉴:尚书的明察秋毫。
- 牛心未啖周郎炙: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认可。
- 毷氉:失意、烦恼的样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月旦”指的是什么? A. 每月初一的评论 B. 科举考试后的评价 C. 尚书的明察秋毫 D. 周瑜享用牛心炙
-
“牛心未啖周郎炙”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A. 《史记》 B. 《汉书》 C. 《三国志》 D. 《后汉书》
-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得意和自豪 B. 失意和愧疚 C. 平静和淡然 D. 愤怒和不满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鹏运的其他词作,如《鹧鸪天·庚子岁除》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词风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与王鹏运的其他词作相比,这首诗更加注重典故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其词作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词选》:收录了王鹏运的多首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
- 《清代词人研究》:对王鹏运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