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时间: 2025-01-26 00:26:26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白话文翻译:

斜挂的月亮半明半暗,雨停了,但泪水还未止。疲倦地靠着香炉,温习着离别时的话语,忧愁地听着,鹦鹉催促着人们说已经四更了。这种遗憾,我愿意用这一生去拼,但无根的红豆是种不成的。数遍了屏风上画的山路有多少,青青的,一片烟雾弥漫的地方就是我的去路。

注释:

  • 斜月半胧明:斜挂的月亮半明半暗,形容夜晚的朦胧景象。
  • 拣雨晴时泪未晴:雨停了,但泪水还未止,比喻心情的悲伤未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 香篝:香炉。
  • 鹦鹉催人说四更:鹦鹉模仿人的声音,提醒时间已到四更。
  • 红豆无根种不成:红豆象征相思,无根则无法生长,比喻无法实现的愿望或爱情。
  • 屏山:屏风上画的山景。
  • 烟芜:烟雾弥漫的草地,比喻模糊不清的前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1849-1904),清代词人,字幼遐,号半塘,晚号鹜翁,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他的词作风格沉郁顿挫,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离别和无法实现愿望的深深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一个离别的夜晚,作者心情沉重,面对着斜月和雨后的景象,回忆起与某人的离别,感慨万分,抒发了对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斜月、雨晴、泪未晴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伤的氛围。通过“倦倚香篝温别语”和“鹦鹉催人说四更”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愁绪和对时间的敏感。词中的“红豆无根种不成”巧妙地运用了红豆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和痛苦。结尾的“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则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月半胧明: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朦胧的夜晚场景,斜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
  • 拣雨晴时泪未晴:雨停了,但泪水未止,比喻内心的悲伤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 倦倚香篝温别语:疲倦地靠着香炉,温习离别时的话语,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和回忆。
  • 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忧愁地听着鹦鹉提醒时间,四更意味着夜已深,离别的时间更加临近。
  • 此恨拚今生:表达了作者愿意用一生去拼这种遗憾,显示了遗憾的深重。
  • 红豆无根种不成:红豆象征相思,无根则无法生长,比喻无法实现的愿望。
  • 数遍屏山多少路:数遍屏风上画的山路,象征对未来的迷茫和探索。
  • 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青青的草地和烟雾弥漫的景象,象征着模糊不清的前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豆无根种不成”,用红豆比喻无法实现的愿望。
  • 拟人:如“鹦鹉催人说四更”,鹦鹉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斜月半胧明”与“拣雨晴时泪未晴”,形成了意境上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是离别和无法实现的愿望。通过对斜月、雨晴、泪未晴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时的话语和时间的敏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遗憾和对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意象分析:

  • 斜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
  • 雨晴时泪未晴:比喻内心的悲伤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 红豆:象征相思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 屏山:象征对未来的迷茫和探索。
  • 烟芜:象征模糊不清的前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的“红豆无根种不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词中的“斜月半胧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月亮 B. 朦胧的夜晚 C. 晴朗的天空 D. 雨后的景象

  3. 词中的“鹦鹉催人说四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惊讶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时间的敏感。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诗词对比:

  • 王鹏运的《南乡子·斜月半胧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愁绪,但王鹏运的词更加沉郁,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加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词选》:收录了王鹏运的多首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词风。
  • 《词学通论》:对词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深入理解词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