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露白蟾明又到秋 顾敻 〔五代〕
露白蟾明又到秋, 佳期幽会两悠悠, 梦牵情役几时休? 记得泥人微敛黛, 无言斜倚小书搂, 暗思前事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秋夜露水清白,月亮明亮,又到了秋天。美好的约会和幽会的时光都悠长而遥远,梦中牵绊情感的劳役何时才能停止?记得你微微皱眉,无言地斜靠在小书楼上,暗自回忆往事,心中充满了无法承受的忧愁。
注释:
- 露白:指秋夜的露水清白。
- 蟾明:指月亮明亮,蟾蜍是月亮的象征。
- 佳期幽会:指美好的约会和幽会的时光。
- 梦牵情役:比喻情感的牵绊和劳役。
- 泥人:指诗人所思念的人。
- 微敛黛:微微皱眉,黛指眉。
- 无言斜倚:无言地斜靠。
- 小书搂:小书楼,指读书的地方。
- 暗思前事:暗自回忆往事。
- 不胜愁:无法承受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敻,五代时期的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风格多情细腻,善于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这首《浣溪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充满了忧愁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思念远方的情人,回忆起过去的幽会时光,感慨时光流逝,情感牵绊,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秋夜为背景,通过露水、月亮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诗中的“佳期幽会两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梦牵情役几时休”则抒发了对情感牵绊的无奈和渴望解脱的心情。后两句通过对情人形象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忧愁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典型的五代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白蟾明又到秋”:开篇即点明时间和环境,秋夜的露水清白,月亮明亮,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佳期幽会两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幽会的时光悠长而遥远。
- “梦牵情役几时休”:抒发了对情感牵绊的无奈,梦中牵绊情感的劳役何时才能停止。
- “记得泥人微敛黛”:回忆情人微微皱眉的样子,形象生动。
- “无言斜倚小书搂”:描绘情人无言地斜靠在小书楼上的情景,增添了忧愁的氛围。
- “暗思前事不胜愁”:总结全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心中充满了无法承受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梦牵情役”比喻情感的牵绊和劳役。
- 拟人:“露白蟾明”将露水和月亮拟人化,赋予它们清冷明亮的特质。
- 对仗:“佳期幽会两悠悠”中的“佳期”与“幽会”,“两悠悠”中的“两”与“悠悠”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牵绊的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心中无法承受的忧愁。
意象分析:
- 露白:秋夜的露水清白,象征着清冷和纯净。
- 蟾明:月亮明亮,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佳期幽会:美好的约会和幽会的时光,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梦牵情役:情感的牵绊和劳役,象征着无奈和渴望解脱。
- 泥人微敛黛:情人微微皱眉的样子,象征着忧愁和思念。
- 无言斜倚小书搂:无言地斜靠在小书楼上,象征着孤独和忧愁。
- 暗思前事:暗自回忆往事,象征着对过往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露白蟾明”指的是什么? A. 秋夜的露水清白,月亮明亮 B. 春天的露水清白,月亮明亮 C. 夏天的露水清白,月亮明亮 D. 冬天的露水清白,月亮明亮
-
诗中的“佳期幽会两悠悠”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B. 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情感牵绊的无奈 D. 对情人的深切思念
-
诗中的“梦牵情役几时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牵绊的无奈。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对比:
- 顾敻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牵绊的无奈,但顾敻的词更加注重对情人的形象描绘,而李清照的词更加注重对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五代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