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时间: 2025-02-04 14:0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邓剡 〔宋代〕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白话文翻译:
雨后,水面上映着明亮的霞光。潮水退去,岸边留下了带沙的痕迹。树叶的声音带着寒意,透过窗纱飞进来。我痛恨西风,它吹变了世界,更吹得我漂泊到天涯。古老的豪华之地,如今寂寞无人。乌衣巷的太阳又斜了。谈论兴亡,燕子飞进了谁的家?只有南来的无数大雁,和明亮的月光一起,在芦花中过夜。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明霞:水面映着明亮的霞光。
- 潮回岸带沙:潮水退去,岸边留下了带沙的痕迹。
- 叶声寒:树叶的声音带着寒意。
- 西风吹世换:比喻时代的变迁。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古豪华:指曾经繁华的地方。
- 乌衣:指乌衣巷,古代南京的一条著名街道,常用来象征旧时的繁华。
- 兴亡:指国家的兴衰。
- 南来无数雁:指南飞的大雁。
典故解析:
- 乌衣巷: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句“乌衣巷口夕阳斜”,此处邓剡借用,表达对旧时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剡,字光荐,号中斋,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创作于宋末,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作者看到水面的霞光和岸边的沙痕,感受到秋风的寒意,从而引发对时代变迁和个人漂泊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直接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痛恨,而“更吹我落天涯”则进一步表达了个人在这变迁中的漂泊无依。后两句通过对乌衣巷和南来大雁的描写,寄托了对旧时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过水明霞”: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水面映着明亮的霞光,给人以美的感受。
- “潮回岸带沙”:潮水退去,岸边留下了带沙的痕迹,增加了诗的生动感。
- “叶声寒飞透窗纱”:树叶的声音带着寒意,透过窗纱飞进来,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 “堪恨西风吹世换”:直接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痛恨。
- “更吹我落天涯”:表达了个人在这变迁中的漂泊无依。
- “寂寞古豪华”:通过对乌衣巷的描写,寄托了对旧时繁华的怀念。
- “乌衣日又斜”:借用刘禹锡的诗句,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
- “说兴亡燕入谁家”:通过燕子的形象,隐喻国家的兴衰。
-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通过对南来大雁的描写,寄托了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西风吹世换”比喻时代的变迁。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吹变了世界。
- 对仗:“寂寞古豪华”与“乌衣日又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寄托了对旧时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明霞:水面映着明亮的霞光,给人以美的感受。
- 潮回岸带沙:潮水退去,岸边留下了带沙的痕迹,增加了诗的生动感。
- 叶声寒:树叶的声音带着寒意,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 西风:比喻时代的变迁。
- 天涯:极远的地方,象征漂泊无依。
- 乌衣巷:象征旧时的繁华。
- 南来无数雁:象征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乌衣日又斜”借用了哪位唐代诗人的诗句? A. 杜甫 B. 李白 C. 刘禹锡 D. 王维 答案:C
-
诗中“堪恨西风吹世换”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痛恨? A. 自然现象 B. 时代变迁 C. 个人命运 D. 社会环境 答案:B
-
诗中“寂寞古豪华”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乌衣巷 B. 长安 C. 洛阳 D. 杭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禹锡《乌衣巷》:同样是表达对旧时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禹锡《乌衣巷》与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两者都通过对乌衣巷的描写,表达了对旧时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邓剡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刘禹锡的《乌衣巷》,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