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次昌甫韵)》

时间: 2025-02-04 15:38:17

年光虚度。

能得几多消散处。

莫恨归迟。

得见新词不自持。

山中酒里。

笑语喧哗知有弟。

此意谁如。

世事纷纷一任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次昌甫韵)
作者: 韩淲 〔宋代〕

年光虚度。能得几多消散处。
莫恨归迟。得见新词不自持。
山中酒里。笑语喧哗知有弟。
此意谁如。世事纷纷一任渠。


白话文翻译:

时间在无意义的消磨中流逝,我们能在其中找到多少消散的乐趣呢?不要怨恨归来的迟到,因为能够看到新的词句让人难以自已。在山中饮酒时,笑语喧哗,知道有兄弟在身边。这样的情意,谁能比得上呢?而世间的种种纷扰,我就任由它去吧。


注释:

  • 年光虚度:指时间的消磨,空虚而不充实。
  • 消散处:指消磨时光的地方或方式。
  • 莫恨归迟:不要怨恨回来太晚。
  • 新词:新的诗句或歌谣。
  • 山中酒里:在山中饮酒的场景。
  • 知有弟:知道有兄弟在身边,表示温情与友情。
  • 此意谁如:这样的情意,谁能相比。
  • 世事纷纷:世间的事情复杂纷扰。
  • 一任渠:随它去,任由它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其词风清新脱俗,富有自然情趣,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其内心的田园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之际,作者借用山中饮酒的场景表达对世事的淡泊态度和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年光虚度”直白地揭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伤,接着以“莫恨归迟”引出一种积极的心态,强调在时光的流逝中,朋友间的陪伴是值得珍惜的。作者在山中饮酒,笑语喧哗,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种场景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际关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既有对世事的淡然,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作者通过对山中饮酒的描绘,传达了对友情和生活乐趣的重视,表现出一种洒脱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世事纷纷一任渠”更是将个人情感与世间纷扰的对比拉到极致,表达了对外界纷扰的无所畏惧。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光虚度:强调时间的无意义消逝,引发思考。
  2. 能得几多消散处:质疑在虚度的时间中能获得多少乐趣。
  3. 莫恨归迟:劝解自己和他人,不要为归来的晚而感到不满。
  4. 得见新词不自持:享受新的诗句,情感难以自抑。
  5. 山中酒里:描绘与友人共饮的欢愉景象。
  6. 笑语喧哗知有弟: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7. 此意谁如:感慨这种情意无与伦比。
  8. 世事纷纷一任渠:对外界复杂事物的淡然态度,选择放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年光虚度”和“莫恨归迟”,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虚度”,传达无奈感。
  • 拟人:赋予时间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在纷扰世事中的一种洒脱和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年光:象征时间,代表生命的流逝。
  • :象征欢乐与友情,体现生活的美好。
  • 山中:代表自然,象征宁静与归属感。
  • :象征亲密的友人,反映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光虚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时间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热爱
  2. 诗人建议不要恨晚归,原因是什么?

    • A. 新词让人难以自持
    • B. 友谊更重要
    • C. 时间无所谓
  3. “世事纷纷一任渠”的意思是?

    • A. 世事复杂要认真对待
    • B. 对世事的淡然和放任
    • C. 生活应积极面对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时间和友谊的感慨,但更强调人生哲理。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时间为主题,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