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1-26 04:21:30

比屋篝车满,深林鼓笛喧。

簇花迎妇担,抛果浴儿盆。

古礼曾求野,先民或灌园。

子孙记吾语,切勿羡华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比屋篝车满,深林鼓笛喧。
簇花迎妇担,抛果浴儿盆。
古礼曾求野,先民或灌园。
子孙记吾语,切勿羡华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热闹景象: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篝火,车子也满载而归,深林中传来鼓声和笛声。花丛中,妇女们提着花束,水果则被抛入浴盆中洗涤。古代的礼仪曾经要求人们在田野间耕作,先辈们或许也曾在园中灌溉。希望子孙们铭记我的话,不要羡慕那些繁华的轿车和华丽的居所。

注释

  1. 比屋:家家户户,指每一个房屋。
  2. 篝车:篝火旁的车,形容丰收的景象。
  3. 鼓笛:指乐器,表示庆祝的氛围。
  4. 簇花:一束束的花,形容迎接的热情。
  5. 浴儿盆:指盛水的盆子,用于洗涤孩子。
  6. 古礼:指古代的礼仪和习俗。
  7. 灌园:指给园中植物浇水,形容务农的辛劳。
  8. 羡华轩:羡慕奢华的车子和房子,表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仁,号惭愧,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强烈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田舍即事十首》是刘克庄在乡村生活中的随笔,表现了他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繁华生活的反思。在宋代,社会动荡,经济困乏,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日常生活,强调了简朴和自然的价值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收与欢乐。开头两句“比屋篝车满,深林鼓笛喧”,描绘了一个热闹的节日场面,篝火映照着每个家庭的欢庆,深林中的鼓声和笛声更增添了喜庆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簇花迎妇担,抛果浴儿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妇女的生活情景,鲜花和水果的意象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引入了古代的礼仪与先民的辛勤,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子孙记吾语,切勿羡华轩”,以忠告结束全诗,警示后代不要迷恋奢华的生活,而应珍视简单的田园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也传达了一种归隐自然的哲学思想,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比屋篝车满:每家每户都点燃了篝火,车子上满载而归,表现出丰收的喜悦。
  • 深林鼓笛喧:深林中传来鼓声与笛声,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象征村庄间的热闹。
  • 簇花迎妇担:妇女们提着盛开的花束,象征着迎接与祝福。
  • 抛果浴儿盆:将果实扔入水盆中给孩子洗涤,体现了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致。
  • 古礼曾求野:古代的礼仪曾要求人们在田野里劳作,传承着勤劳的精神。
  • 先民或灌园:先辈们可能在园中灌溉,表现出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
  • 子孙记吾语:希望后代能铭记自己的话,传达出对传统的重视。
  • 切勿羡华轩:告诫子孙不要羡慕奢华的生活,强调简单生活的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比屋篝车满,深林鼓笛喧”,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篝火、鼓声、鲜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乡村场景,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 比喻: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反映出抽象的思想,如对物质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物质生活的反思,提倡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后代的期望。

意象分析

  • 篝火:象征丰收与喜庆的氛围,体现了乡村人们的团结与欢乐。
  • 花束:代表着美好与祝福,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向往。
  • 果实:象征着辛勤耕作的成果,体现了作者对农耕文化的推崇。
  • 水盆:代表着生活的琐碎与细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深林中的声音是什么? A. 鸟鸣
    B. 鼓声和笛声
    C. 风声
    D. 人声

  2. 诗人希望子孙如何看待奢华生活? A. 应该追求
    B. 应该羡慕
    C. 切勿羡慕
    D. 应该享受

答案

  1. B. 鼓声和笛声
  2. C. 切勿羡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作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田园诗》:王维的诗作,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丽。

诗词对比

  • 《田舍即事》与《归园田居》:两首诗都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但《田舍即事》更强调对物质生活的反思,而《归园田居》则更为直接地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田园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