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4-09-19 21:0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岛大功名官职。
眼中花须臾无迹。
小儿破贼,二郎作相,有何奇特。
同辈萧疏,且留铁汉,要摩铜狄。
向宝钗楼里,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白话文翻译
即使我已年过七十,难道还能长久地做尘世的客人吗?
左边的车轮已磨损,手臂也显得瘦弱,几根白发透露出我的年迈。
手握植物的书籍,提着遮尘的扇子,穿着游山的木屐。
不管青蛙和蛇的争斗,鱼与龙的变化,我此刻依然在梦中的华胥国。
对功名和官职的渴望,眼前的花朵转瞬即逝。
小孩子们打劫,二郎却做了宰相,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同辈之间的交往稀疏,且让我这个铁汉,去磨砺那铜狄的技艺。
在宝钗楼上、天津桥上,明月下轻声吹着横笛。
注释
-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象征着美好的境界。
- 蛙蟆胜负:象征着微不足道的争斗。
- 小儿破贼:指年轻人冲动行事,未必有大作为。
- 铁汉与铜狄:铁汉象征刚毅,铜狄是指一种技艺,暗示磨炼与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高,号云峰,宋代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184年。他在诗歌、词曲方面造诣颇深,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作者年迈之际,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诗歌鉴赏
《水龙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全诗开篇即以“即令七十平头”自谦,强调自身已经年迈,但心中仍有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接着,作者通过描绘自身的状态,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诗中提到“华胥国”,这不仅是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对比,显示出作者对尘世功名的淡漠。接下来的“蛙蟆胜负,鱼龙变化”,则暗示了生活中无意义的争斗,不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而对小儿与二郎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年轻人追逐名利的盲目与无知,反衬出作者的豁达与成熟。
整体而言,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世俗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与丰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即令七十平头:即使我已年过七十,强调年老。
- 岂能久作人间客:难道还能长久地留在这个世界上吗?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 左车牙落:左边的车轮磨损,象征着衰老。
- 挟种树书:手握植物的书籍,代表对自然的热爱。
- 举障尘扇:提着遮尘的扇子,表现出对清静的追求。
-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不在意微不足道的争斗,强调内心的宁静。
- 侬方在华胥国:我仍在理想的国度,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胥国比作理想的境界。
- 对仗:如“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 夸张:形容岁月流逝的无奈,情感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胥国:理想与梦想。
- 蛙蟆:微不足道的争斗。
- 功名:世俗的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苏轼
-
“华胥国”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战争
- D. 财富
-
作者对功名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蔑视
- C. 中立
- D. 忘却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在对理想的追求上有共鸣,但李白更为豪放,刘克庄则更显沉稳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