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已亥中秋与友人话旧》
时间: 2025-01-10 19:0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星月慢 已亥中秋与友人话旧
作者: 潘西凤 〔清代〕
月正当头,人逢知己,那似今朝俱有。
岂不谈情,却拖人搔首。
记当日是柳和花月夜,此际阿侬分手。
重问清虚,去广寒宫走。
且挥杯且酹姮娥酒。
这时节说也难为口。
半世落索飘萧,苦掣书生肘。
事无成徒令言之丑。
凄凉杀天也凄凉瘦。
君不见月到明朝,要团圆非旧。
白话文翻译:
月亮高挂在空中,此时与知己相聚,真是难得的时光。
虽然不谈情说爱,但难免让人心绪烦乱。
我还记得那夜柳树下、花间的月色,现在却是和你分手的时刻。
不禁再问那清幽的地方,何时能去广寒宫探访?
举杯畅饮,向嫦娥敬酒。
这种时节,话语也难以表达心中情感。
半生漂泊无依,苦于思念无法书写。
无所成就,只能让言语显得丑陋。
如此凄凉的景象让人倍感寂寞。
你可曾见,明天的月亮升起时,团圆却已不再是旧时的情景。
注释:
- 月正当头:月亮正高悬于空。
- 知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 岂不谈情:难道不想谈情说爱吗?
- 搔首:形容人心烦意乱,举头顾望。
- 柳和花月夜:指的是美好的夜晚。
- 阿侬:指朋友或爱人,带有亲昵的称呼。
- 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 姮娥:指嫦娥,月中的女神。
- 半世落索飘萧:形容人生漂泊无依,孤独感。
- 凄凉杀天:凄凉使人心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西凤,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怀,兼有忧伤与美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秋佳节,诗人与友人相聚,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因而感慨万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友谊易逝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拜星月慢 已亥中秋与友人话旧》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通过描绘中秋夜明月高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月正当头”开篇便引出中秋的主题,象征着团圆与美好,而“人逢知己”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当年相聚的美好时光,却因现实的无常而感到悲凉,尤其是“此际阿侬分手”一句,表现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
诗中“重问清虚,去广寒宫走”更是将情感的寄托放在了神话传说中,渴望与嫦娥相会,抒发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在“半世落索飘萧”中达到高潮,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从相聚的欢愉到离别的悲伤,层层递进,构建出一种浓厚的思乡情和对过往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正当头: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团圆的时刻。
- 人逢知己:与知己相见的喜悦。
- 岂不谈情,却拖人搔首:虽然不想谈情,却难免让人心绪烦乱。
- 记当日是柳和花月夜:回忆往昔的美好,柳花相映的月夜。
- 此际阿侬分手:如今却面临分别,令人伤感。
- 重问清虚,去广寒宫走:渴望与神话中的嫦娥相会。
- 且挥杯且酹姮娥酒:举杯畅饮,向嫦娥敬酒。
- 这时节说也难为口:此时此刻,话语无法表达心情。
- 半世落索飘萧:人生半生漂泊,孤独无依。
- 事无成徒令言之丑:空有一腔热情,却无所成就,显得言语苍白。
- 凄凉杀天也凄凉瘦:凄凉的景象让人感到心痛与消瘦。
- 君不见月到明朝,要团圆非旧:明天的月亮升起时,团圆的含义已不同于往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团圆的象征。
- 拟人:将月亮和嫦娥赋予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唤起读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知己:代表深厚的友谊与情感。
- 广寒宫:象征着理想与渴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姮娥酒:用酒来表达思念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中秋节象征着什么?
- A. 分离
- B. 团圆
- C. 忘却
- D. 追忆
-
“重问清虚”中的“清虚”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月光
- B. 空灵的境界
- C. 友人的思念
- D. 过往的时光
-
诗人对半生漂泊的感慨,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忧伤
- D. 希望
答案:
- B. 团圆
- B. 空灵的境界
-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在月下思念亲友,但情感更为沉重与忧伤。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思乡,情感更为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