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到骨,雨回肠。弄影丝丝,绕堤谁共髡柳长。绿痕深浅已微茫。一襟斜照里,挂残黄。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寒意透骨,时而细雨侵袭,让人心肠难忍。柳树的影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谁能陪伴我在这堤岸上欣赏这浸染着秋色的长柳呢?水面上绿色的痕迹已经淡去,变得模糊不清。斜晖照射下,我的衣襟上挂着几片残黄的落叶。
注释:
- 秋到骨:形容秋天的寒冷深入骨髓。
- 雨回肠:细雨如同回肠,令人感到愁苦。
- 弄影丝丝:柳树的影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 绕堤:指在堤岸边。
- 髡柳:指柳树,髡是古代对柳树的称谓。
- 绿痕深浅已微茫:水面上的绿色痕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 一襟斜照里:衣襟在斜阳的照耀下。
- 挂残黄:挂着几片残留的黄叶。
典故解析:
- 柳树: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 秋天:常常与萧瑟、孤独、伤感等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鸿,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深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思念。
诗歌鉴赏:
《遐方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哀愁氛围。诗人通过“秋到骨,雨回肠”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凄凉的情感世界。在这里,秋天不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心灵的映射。细雨如愁,影子如梦,诗人面对自然的变化,感受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失落。
诗中“弄影丝丝,绕堤谁共髡柳长”一句,展现了柳树的柔美与孤独,仿佛在问:在这秋日的堤岸,谁能与我一同分享这份美丽与伤感?这样的情感深邃而又真实,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最后一句“一襟斜照里,挂残黄”将情感升华,衣襟上的残黄落叶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难以挽留的记忆。这种对秋天的感慨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怀念的情感,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到骨,雨回肠:表现出秋天的寒冷与细雨带来的忧伤。
- 弄影丝丝,绕堤谁共髡柳长:描绘柳影摇曳,表达孤独感与对陪伴的渴望。
- 绿痕深浅已微茫:水面的绿色痕迹已不再清晰,象征着记忆的模糊。
- 一襟斜照里,挂残黄:残叶在斜阳下映衬出时光的流逝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寒冷比作“到骨”,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感受。
- 拟人:柳树的影子被描述得像在轻轻摇曳,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孤独、失落的感慨,同时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成熟、萧瑟与生命的轮回。
- 雨:常与忧伤、愁苦相联系。
- 柳:象征离别、思念。
- 黄叶: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美好记忆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秋到骨,雨回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忧伤
- C. 期待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髡柳”指的是____。
-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秋天的喜爱。(对/错)
答案:
- B
- 柳树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思乡之情,而秦鸿的《遐方怨》则通过秋天的景象反映孤独感,两者都在情感上有深刻的共鸣,但表现手法与意象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