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秦淮秋夕和清真》
时间: 2025-01-10 22:51: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楫乘潮,罗衣凝露,咫尺波明烛暗。
笛里飞声,落银屏深院。醉醒未,可惜庭花入破初谱,
水叶题诗红烂。往事前朝,有何人亲见。
镜奁中画出新妆面。蘋风起又过青溪畔。
漫恋左界斜河,把双星惊散。
被清商占却閒亭馆。回舟去竟夕闻长叹。
似梦遇玉手箜篌,拨朱弦欲断。
白话文翻译
乘着桂花的船随潮水而行,罗衣上沾满露水,近旁的水波明亮而烛光暗淡。
笛声在院落深处悠扬飘荡,醉酒醒来却可惜庭前花儿已随初谱凋零,
水面上浮叶题写的诗句红艳而烂漫。往日的情景,前朝的往事,有谁亲眼见过呢?
镜子里的妆容,描绘出新妆的面容。轻风拂过,青溪边又回过头去。
我漫无目的地依恋左边斜河,把双星的光辉惊散。
清商的音乐占据了闲适的亭馆。回舟之后,直到夜晚我才听到那长长的叹息。
犹如梦中遇见玉手拨弄箜篌,拨动朱弦似要断裂。
注释
- 桂楫: 指用桂木制成的船,象征优雅与美丽。
- 罗衣: 细腻轻薄的衣服,暗示轻盈的感觉。
- 咫尺: 形容距离非常近。
- 清商: 指清雅的音乐,常用于文人雅集之中。
- 箜篌: 一种古老的乐器,常与美丽的意境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其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秦淮河畔,既是对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秦淮河是历史上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承载了许多文化记忆。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夕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开头通过“桂楫乘潮”描绘出一幅优雅的画面,仿佛是诗人乘着桂花船在水面上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罗衣凝露”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寒意和露水的晶莹,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笛声的悠扬与庭花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诗人在这里通过“醉醒未”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接着,诗人提到“镜奁中画出新妆面”,既表现了女性的美丽,也暗示着一种忧伤的情感。后面的“青溪畔”和“斜河”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仿佛在描绘一种对自然的沉醉和思考。
整首诗以音乐与景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思考,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结尾部分“似梦遇玉手箜篌,拨朱弦欲断”,将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梦幻般的美好,又带有一丝无可奈何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楫乘潮: 乘坐桂花船,暗示优雅宁静的状态。
- 罗衣凝露: 描绘了清晨的寒意,营造出怡人的氛围。
- 咫尺波明烛暗: 对比水波的明亮与烛光的暗淡,反映内心的孤寂。
- 笛里飞声: 音乐在夜空中回荡,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 醉醒未: 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依依不舍。
- 可惜庭花入破初谱: 形象地表现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 “似梦遇玉手箜篌”,将音乐与梦境结合,展现了情感的细腻。
- 对仗: 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如“水面上浮叶题写的诗句红艳而烂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美丽的秋夕场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楫: 象征优雅与美好,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露水: 代表清新与纯洁,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笛声: 传达出音乐的美好与孤独感。
- 星月: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桂楫乘潮”中“桂楫”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船
c) 一种乐器 -
填空题: 诗中“镜奁中画出新妆面”表现了____。
-
判断题: 诗人对往事持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 b) 一种船
- 对女性的美丽与哀愁的描绘。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乔大壮的《拜星月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清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与直接,而乔大壮则通过优美的意象与音乐的结合展现了更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赏析》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