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彦应司理游南湖》

时间: 2025-01-26 01:02:12

飞花眯目乱纷纷,细草裙腰绿映门。

山色入帘清可挹,湖光照座冷无痕。

揄扬春色烦诗句,排遣愁情赖酒樽。

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花眯目乱纷纷,细草裙腰绿映门。山色入帘清可挹,湖光照座冷无痕。揄扬春色烦诗句,排遣愁情赖酒樽。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

白话文翻译:

飞舞的花瓣让人眼花缭乱,细嫩的草儿像绿色的裙带映衬着门扉。山色透过帘子显得清新可掬,湖面的光照在座位上却冷冷清清,没有痕迹。赞美春天的美景让人烦恼于诗句的不足,排解忧愁则依赖于酒杯。预想到明年你离开后,沙滩寒冷,竹林清静,野外烟雾朦胧。

注释:

  • 飞花:指飘落的花瓣。
  • 眯目:眼睛被花瓣遮挡,看不清楚。
  • 细草裙腰:比喻细嫩的草儿像绿色的裙带。
  • 揄扬:赞美,颂扬。
  • 烦诗句:烦恼于诗句不足以表达情感。
  • 排遣:排解,消除。
  • 酒樽:酒杯,这里指饮酒。
  • 沙寒竹净:沙滩寒冷,竹林清静。
  • 野烟昏:野外烟雾朦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诗人,江西临川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这首诗是他在与友人高彦应司理游南湖时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离别的预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逸在与友人高彦应司理游南湖时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南湖的春日景色,以及与友人共游的愉悦心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离别的淡淡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湖春日的景色,通过“飞花”、“细草”、“山色”、“湖光”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揄扬春色烦诗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色的无限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句难以完全捕捉春色的无奈。而“排遣愁情赖酒樽”则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感寄托。最后两句“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则预见了友人离去后的孤寂和凄凉,增添了诗的深沉和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花眯目乱纷纷:飞舞的花瓣让人眼花缭乱,形容春日花瓣飘落的景象。
  2. 细草裙腰绿映门:细嫩的草儿像绿色的裙带映衬着门扉,形容草地的绿色和生机。
  3. 山色入帘清可挹:山色透过帘子显得清新可掬,形容山色的清新和宜人。
  4. 湖光照座冷无痕:湖面的光照在座位上却冷冷清清,没有痕迹,形容湖光的冷清和静谧。
  5. 揄扬春色烦诗句:赞美春天的美景让人烦恼于诗句的不足,表达了对春色的无限赞美和诗句难以完全捕捉春色的无奈。
  6. 排遣愁情赖酒樽:排解忧愁则依赖于酒杯,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感寄托。
  7. 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预见到明年你离开后,沙滩寒冷,竹林清静,野外烟雾朦胧,增添了诗的深沉和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草裙腰”将细草比作绿色的裙带,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飞花眯目”将飞花拟人化,形容花瓣飘落的景象。
  • 对仗:如“山色入帘清可挹,湖光照座冷无痕”中的“山色”与“湖光”,“清可挹”与“冷无痕”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日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离别的预感。诗人通过对南湖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离别的淡淡忧愁。

意象分析:

  • 飞花: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细草: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绿色,也代表了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 山色:象征自然的清新和宜人,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 湖光:象征自然的冷清和静谧,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宁静和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花眯目乱纷纷”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花瓣飘落 B. 秋天的落叶飘落 C. 冬天的雪花飘落 D. 夏天的雨滴飘落

  2. 诗中“揄扬春色烦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色的厌恶 B. 对春色的赞美 C. 对春色的无奈 D. 对春色的恐惧

  3. 诗中“预想明年君去后”预见了什么情景? A. 友人的归来 B. 友人的离去 C. 自然的美丽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也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谢逸《与高彦应司理游南湖》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作品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但谢逸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词则更加注重对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词风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