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通守承议游铁山书堂》

时间: 2025-01-25 23:40:42

斩新气象旧书堂,堂里幽人璧一双。

雨洗花光红绕舍,风摇竹影碧含窗。

山横云外青螺髻,树列檐前翠羽幢。

城上乌啼归棹急,笛声嘹亮月澄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斩新气象旧书堂,堂里幽人璧一双。雨洗花光红绕舍,风摇竹影碧含窗。山横云外青螺髻,树列檐前翠羽幢。城上乌啼归棹急,笛声嘹亮月澄江。

白话文翻译:

全新的气象笼罩着古老的学堂,学堂里有一位隐士,如同璧玉般珍贵。雨水洗净了花朵,红光环绕着屋舍;风吹动竹子,影子碧绿地映在窗户上。远山横亘在云外,像青色的螺髻;树木排列在屋檐前,如同翠绿的羽幢。城上的乌鸦啼叫,归舟急速驶过;笛声嘹亮,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江水。

注释:

  • 斩新气象:形容气象焕然一新。
  • 幽人:指隐士。
  • 璧一双:比喻隐士的品德高洁。
  • 花光红绕舍:形容花朵鲜艳,环绕屋舍。
  • 竹影碧含窗:形容竹影映在窗户上,显得碧绿。
  • 青螺髻:比喻远山的形状像青色的螺髻。
  • 翠羽幢:比喻树木排列整齐,像翠绿的羽幢。
  • 归棹急:形容船只急速归航。
  • 月澄江: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江水清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铁山书堂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和谐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逸在游览铁山书堂时所作,通过对书堂及其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铁山书堂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斩新气象旧书堂”一句,既表达了书堂的新气象,又暗含了对传统的尊重。“雨洗花光红绕舍,风摇竹影碧含窗”两句,通过对雨后花光和风中竹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山横云外青螺髻,树列檐前翠羽幢”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远山和树木的形态,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最后两句“城上乌啼归棹急,笛声嘹亮月澄江”,通过对乌啼、归棹、笛声和月光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斩新气象旧书堂:形容书堂虽然古老,但气象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
  2. 堂里幽人璧一双:比喻书堂里的隐士品德高洁,如同璧玉般珍贵。
  3. 雨洗花光红绕舍:形容雨水洗净了花朵,红光环绕着屋舍,显得鲜艳美丽。
  4. 风摇竹影碧含窗:形容风吹动竹子,影子碧绿地映在窗户上,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5. 山横云外青螺髻:比喻远山横亘在云外,像青色的螺髻,形象生动。
  6. 树列檐前翠羽幢:比喻树木排列在屋檐前,如同翠绿的羽幢,整齐美观。
  7. 城上乌啼归棹急:形容城上的乌鸦啼叫,归舟急速驶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8. 笛声嘹亮月澄江:形容笛声嘹亮,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江水,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璧一双”比喻隐士的品德高洁,“青螺髻”比喻远山的形状,“翠羽幢”比喻树木排列整齐。
  • 拟人:如“雨洗花光”将雨水拟人化,赋予其洗净花朵的动作。
  • 对仗:如“雨洗花光红绕舍,风摇竹影碧含窗”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铁山书堂及其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作者通过对书堂新气象、隐士品德、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斩新气象:形容书堂的新气象。
  • 幽人:指隐士。
  • 璧一双:比喻隐士的品德高洁。
  • 花光红绕舍:形容花朵鲜艳,环绕屋舍。
  • 竹影碧含窗:形容竹影映在窗户上,显得碧绿。
  • 青螺髻:比喻远山的形状像青色的螺髻。
  • 翠羽幢:比喻树木排列整齐,像翠绿的羽幢。
  • 归棹急:形容船只急速归航。
  • 月澄江: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江水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斩新气象旧书堂”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书堂古老而陈旧 B. 书堂虽然古老,但气象焕然一新 C. 书堂新旧交替 D. 书堂气象不变

  2. “堂里幽人璧一双”中的“璧一双”比喻什么? A. 隐士的品德高洁 B. 隐士的外貌美丽 C. 隐士的学识渊博 D. 隐士的生活简朴

  3. “雨洗花光红绕舍”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水洗净了花朵,红光环绕着屋舍 B. 花朵在雨中凋谢 C. 屋舍被雨水冲刷 D. 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4. “山横云外青螺髻”中的“青螺髻”比喻什么? A. 远山的形状 B. 云的形状 C. 树木的形状 D. 屋舍的形状

答案:

  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西林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与谢逸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谢逸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谢逸《陪通守承议游铁山书堂》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但谢逸的诗更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谢逸《陪通守承议游铁山书堂》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谢逸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内心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谢逸的这首诗,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
  • 《谢逸诗集》:这本书收录了谢逸的众多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谢逸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