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飞霞代老姬别用原韵》

时间: 2025-01-11 08:01:11

双龙毛羽若为乖,销尽琵琶十里街。

燕子有情终恋主,鸡皮无色强名娃。

愁同班氏秋来扇,愿作杨家多浚钗。

桃叶桃根君记否,当年亲指带如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沈飞霞代老姬别用原韵 双龙毛羽若为乖,销尽琵琶十里街。 燕子有情终恋主,鸡皮无色强名娃。 愁同班氏秋来扇,愿作杨家多浚钗。 桃叶桃根君记否,当年亲指带如淮。

白话文翻译:

两条龙般的羽毛如果显得不和谐,那么琵琶声也会在十里长街上消失。燕子虽然有情,但终究还是依恋着主人,而老妇人虽然皮肤松弛无色,却勉强被称为美女。忧愁如同班婕妤秋天的扇子,宁愿成为杨家众多美丽的钗饰。你是否还记得桃叶和桃根,当年亲手编织的带子如同淮河一般。

注释:

  • 双龙毛羽:比喻两位才子或英雄。
  • 若为乖:如果显得不和谐。
  • 销尽琵琶十里街:形容琵琶声消失,街道变得寂静。
  • 燕子有情终恋主:燕子虽有情,但最终还是依恋主人。
  • 鸡皮无色强名娃:形容老妇人皮肤松弛无色,却勉强被称为美女。
  • 愁同班氏秋来扇:比喻忧愁如同班婕妤秋天的扇子,被弃置不用。
  • 愿作杨家多浚钗:宁愿成为杨家众多美丽的钗饰。
  • 桃叶桃根君记否: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桃叶和桃根。
  • 当年亲指带如淮:形容当年亲手编织的带子如同淮河一般。

典故解析:

  • 班氏秋来扇: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因失宠而被弃置,常用秋扇比喻被弃置的女子。
  • 杨家多浚钗:杨家指杨贵妃的家族,多浚钗指杨贵妃的美丽钗饰,比喻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其诗文清新自然,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反对模拟古人。此诗是袁宏道和沈飞霞的诗作,用原韵表达了对老姬的同情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袁宏道和沈飞霞的诗作,用原韵表达了对老姬的同情和感慨。诗中通过对老姬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对老年女性的忽视和歧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姬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对老年女性的忽视和歧视。诗中“双龙毛羽若为乖”和“销尽琵琶十里街”描绘了才子英雄的失意和老姬的孤独。“燕子有情终恋主”和“鸡皮无色强名娃”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老姬的无奈和勉强。“愁同班氏秋来扇”和“愿作杨家多浚钗”则运用典故,表达了老姬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桃叶桃根君记否,当年亲指带如淮”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姬的同情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龙毛羽若为乖,销尽琵琶十里街。

    • 双龙毛羽:比喻两位才子或英雄。
    • 若为乖:如果显得不和谐。
    • 销尽琵琶十里街:形容琵琶声消失,街道变得寂静。
  2. 燕子有情终恋主,鸡皮无色强名娃。

    • 燕子有情终恋主:燕子虽有情,但最终还是依恋主人。
    • 鸡皮无色强名娃:形容老妇人皮肤松弛无色,却勉强被称为美女。
  3. 愁同班氏秋来扇,愿作杨家多浚钗。

    • 愁同班氏秋来扇:比喻忧愁如同班婕妤秋天的扇子,被弃置不用。
    • 愿作杨家多浚钗:宁愿成为杨家众多美丽的钗饰。
  4. 桃叶桃根君记否,当年亲指带如淮。

    • 桃叶桃根君记否: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桃叶和桃根。
    • 当年亲指带如淮:形容当年亲手编织的带子如同淮河一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双龙毛羽”、“愁同班氏秋来扇”、“愿作杨家多浚钗”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拟人:如“燕子有情终恋主”,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燕子有情终恋主,鸡皮无色强名娃”,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老姬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对老年女性的忽视和歧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老姬的同情和感慨,传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龙毛羽:比喻两位才子或英雄。
  • 销尽琵琶十里街:形容琵琶声消失,街道变得寂静。
  • 燕子有情终恋主:燕子虽有情,但最终还是依恋主人。
  • 鸡皮无色强名娃:形容老妇人皮肤松弛无色,却勉强被称为美女。
  • 愁同班氏秋来扇:比喻忧愁如同班婕妤秋天的扇子,被弃置不用。
  • 愿作杨家多浚钗:宁愿成为杨家众多美丽的钗饰。
  • 桃叶桃根君记否: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桃叶和桃根。
  • 当年亲指带如淮:形容当年亲手编织的带子如同淮河一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龙毛羽若为乖”中的“双龙毛羽”比喻什么? A. 两位才子或英雄 B. 两位美女 C. 两位老人 D. 两位儿童

  2. 诗中“愁同班氏秋来扇”中的“班氏秋来扇”出自哪个典故? A. 班婕妤失宠 B. 班超投笔从戎 C. 班固著《汉书》 D. 班昭续《汉书》

  3. 诗中“愿作杨家多浚钗”中的“杨家多浚钗”比喻什么? A. 美丽的事物 B. 珍贵的事物 C. 普通的事物 D. 丑陋的事物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沈飞霞的原作,可以了解原作的背景和风格。
  •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了解其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 与沈飞霞的原作对比,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
  • 与其他描写老年女性的诗作对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