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寒山寺送别》
时间: 2025-01-27 03:52: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寒山寺送别 高启 〔明代〕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白话文翻译:
站在枫桥上向西望去,碧绿的山色隐约可见,寒山寺对着寒冷的江水,独自掩着门扉。船中的钟声催促着行客起身,塔中的灯光照亮了远道归来的僧人。渔村静悄悄的,只有孤烟升起,官道上萧瑟的风吹动着稀疏的树叶。一定要记得在姑苏城外停泊,在乌鸦啼叫的时节送别你。
注释:
- 枫桥:位于苏州,是著名的古迹。
- 碧山微:隐约可见的碧绿山色。
- 寒江:指寒冷的江水。
- 掩扉:关门。
- 行客:旅人。
- 远僧:远道归来的僧人。
- 孤烟:孤独的炊烟。
- 官路:官方修建的道路。
- 萧萧: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姑苏:苏州的别称。
- 乌啼时节:指夜晚,乌鸦啼叫的时候。
- 送君违:送别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404),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季迪,号青丘子,江苏苏州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在送别友人时所作,通过对寒山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寒山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枫桥西望碧山微”一句,以远望的视角引出寒山寺的孤寂景象,“寺对寒江独掩扉”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后两句通过对行客和僧人的描写,暗示了离别的时刻,而“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最后两句“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则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枫桥西望碧山微”:诗人站在枫桥上向西望去,隐约可见碧绿的山色,营造出一种远望的孤寂感。
- “寺对寒江独掩扉”:寒山寺对着寒冷的江水,独自掩着门扉,强化了孤寂的氛围。
- “船里钟催行客起”:船中的钟声催促着行客起身,暗示了离别的时刻。
- “塔中灯照远僧归”:塔中的灯光照亮了远道归来的僧人,增加了离别的凄凉感。
- “渔村寂寂孤烟近”:渔村静悄悄的,只有孤烟升起,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 “官路萧萧众叶稀”:官道上萧瑟的风吹动着稀疏的树叶,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凄凉感。
- “须记姑苏城外泊”:一定要记得在姑苏城外停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
- “乌啼时节送君违”:在乌鸦啼叫的时节送别你,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寺对寒江独掩扉”中的“独掩扉”,赋予寒山寺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如“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中的“船里钟”与“塔中灯”,“行客起”与“远僧归”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寒山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 枫桥:象征着离别的地点。
- 碧山:隐约可见的碧绿山色,象征着远方的思念。
- 寒江:寒冷的江水,象征着离别的凄凉。
- 孤烟:孤独的炊烟,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 乌啼:乌鸦啼叫,象征着夜晚和离别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枫桥西望碧山微”中的“碧山微”指的是什么? A. 碧绿的山色隐约可见 B. 碧绿的山色非常明显 C. 碧绿的山色完全看不见 答案:A
-
诗中“寺对寒江独掩扉”中的“独掩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热闹 C. 喜悦 答案:A
-
诗中“须记姑苏城外泊”中的“姑苏”指的是哪里? A. 苏州 B. 杭州 C. 南京 答案:A
-
诗中“乌啼时节送君违”中的“乌啼时节”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中午 C. 夜晚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继的《枫桥夜泊》:同样是描写枫桥和寒山寺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词对比:
- 张继的《枫桥夜泊》与高启的《赋得寒山寺送别》:两首诗都以枫桥和寒山寺为背景,但张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高启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高启的许多诗作,包括《赋得寒山寺送别》。
- 《高启诗集》:高启的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