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曲》
时间: 2024-09-19 20:5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游曲
丰坊 〔明代〕
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
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
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
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蹋蹀。
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的十天假期里,风雨交加,昨夜我在窗前看见了新月。
我高兴地认为春天已经晴朗,可以出游,便带着酒壶去南边的田间小路。
然而在小路上却看不到花开,城内城外满是桑树。
桑树的绿叶浓密如天,落花都沉浸在春泥中。
春泥在马蹄下翻滚,香气四溢,马蹄轻轻踏过留下的声响。
看着花瓣,我不禁泪流满面,人生又如何能长久保持年轻呢?
注释
- 十旬:指十天的假期,通常指清明节的假期。
- 风雨清明节:指在清明节期间,天气多变,风雨交加。
- 南陌头:指南边的小路。
- 桑树:桑树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香魂:指花香的灵气。
- 潸然:流泪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丰坊,明代诗人,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诗为主,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春游曲》写于清明节前后,反映了春日游玩的愿望,但又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青春的渴望。
诗歌鉴赏
《春游曲》是丰坊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游玩的诗,诗中通过清明节的背景,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游玩的渴望。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明节的天气,既有风雨交加的阴郁,也有窗前的新月,形成了春天的对比。接着,诗人带着酒壶出游,但在小路上却只看到满目的桑树,而不见花开,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桑树虽然生机盎然,但落花却已沉入泥中,显示出自然界的轮回与生命的脆弱。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蹋蹀”一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然而,最后两句却瞬间转向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与时间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诗的情感由喜转悲,反映了人生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旬风雨清明节:引入背景,暗示节日的特殊性。
- 昨夜窗前见新月:从内心世界出发,感受自然的变化。
- 喜谓春晴可出游:表达游玩的愿望。
- 平明携樽南陌头:行动的开始,体现了诗人的期待。
- 陌头不见花开处:失望的发现,春天的美好并未如愿。
- 城中城外多桑树:桑树的意象,暗示生活的平淡。
- 桑树连天绿叶浓:描绘生机,映衬春的特点。
- 落花尽在春泥中:自然的无情,暗示生命的短暂。
- 春泥浩荡从马踏:生动的描写,体现与自然的联系。
- 香魂宛转蹄蹋蹀:形象的表达,传递春的气息。
- 看花泪眼忽潸然:情感的提升,表达对青春的思念。
- 人生安得长少年:哲理的反思,感叹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泥比作生命的象征,表现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香魂赋予灵性,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看花泪眼”和“人生安得”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反映了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生命与轮回,体现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
- 桑树:代表生活的平淡与常见。
- 花:象征美好与青春,暗示短暂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
诗中提到的主要树木是什么?
a) 桃树
b) 梧桐
c) 桑树 -
诗人表达了对青春的什么感情?
a) 渴望与怀念
b) 满足与快乐
c) 忽视与冷漠
答案
- b) 清明节
- c) 桑树
- a) 渴望与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意象,但更注重晨曦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明亮、朝气蓬勃的感觉。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涉及春天,但通过夜晚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春天意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丰坊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