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引侄过海幢示赠》

时间: 2025-01-11 20:40:08

视予犹子惟君祖,十载为僧意一如。

我出世间常戴笠,相逢涂路忘乘车。

已将文字酬知己,莫惜艰难续父书。

若向长安重献赋,欲寻深隐在匡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视予犹子惟君祖,十载为僧意一如。
我出世间常戴笠,相逢涂路忘乘车。
已将文字酬知己,莫惜艰难续父书。
若向长安重献赋,欲寻深隐在匡庐。

白话文翻译:

你看我就像是你的父亲,十年来我作为僧人心意不变。
我在世间总是戴着斗笠,偶遇在路上忘了乘车。
我已经用文字来报答知己,不惜艰难来续写父亲的书信。
如果能再次向长安献上诗赋,想要在匡庐寻求隐居的深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视予犹子:将我视作如同你的孩子。
  • 十载:十年。
  • 戴笠:戴斗笠,象征隐逸生活。
  • 涂路:在路上。
  • 酬知己:用文字来报答知己。
  • 续父书:续写父亲的遗志或书信。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
  • 匡庐:指隐居的地方,匡庐是个隐士的理想场所。

典故解析:

  • 匡庐:传说中的隐士居所,象征追求隐逸的生活方式。
  • 长安:作为古都,象征繁华与文人墨客的聚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堕,明代僧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或思考了人生的浮沉后,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并反映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长安”与“匡庐”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台引侄过海幢示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知己情谊的珍重。诗中以“视予犹子”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如父子般的深厚情感,十年的僧侣生涯使他心意如一,未曾改变。

接着,诗人以“我出世间常戴笠”展现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斗笠象征着隐逸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心中向往自由、不受拘束的愿望。在相遇与分享中,诗人不仅忘却了世俗的繁忙,也更深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而“已将文字酬知己”则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诗人愿意通过诗歌来回馈知己的厚爱,体现了士人之间的情义与理想。同时,作者不惧艰难,愿意续写父亲的书信,表达了对家族、传统与责任的承继。

最后两句“若向长安重献赋,欲寻深隐在匡庐”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长安象征繁华却也是纷扰,而匡庐则是隐逸与宁静的理想场所,这种对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渴望,既想追求名利,又向往隐逸生活,展现出诗人的深邃与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视予犹子惟君祖:直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父子般的情谊。
  • 十载为僧意一如:经历十年修行,心意依然如故,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持。
  • 我出世间常戴笠:常以斗笠遮面,象征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 相逢涂路忘乘车:在路上相遇,忘却了世俗的繁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 已将文字酬知己:用文字来回报知己的情谊,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 莫惜艰难续父书:即使艰难也愿意续写父亲的书信,表明对传统与家族责任的承继。
  • 若向长安重献赋:想返回繁华的长安,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 欲寻深隐在匡庐:渴望在宁静的匡庐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戴笠”象征隐逸)和对仗(如“长安”与“匡庐”)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深情厚谊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既渴望文人交往的繁华,又向往隐逸生活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笠:象征隐逸与自在生活,代表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长安:象征繁华、喧嚣,诗人内心对名利的渴望。
  • 匡庐:代表隐逸、宁静,是诗人向往的理想居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用什么象征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A. 车
    • B. 斗笠
    • C. 长安
  2. 诗中提到的“匡庐”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隐逸
    • C. 忙碌
  3. 诗中提到的“酬知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忘却
    • B. 感恩
    • C. 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释今堕的隐逸思想与王维的山水诗,均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