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37:20

画槌点尽花间鼓。

三条弦上分明语。

门外撼铜环。

小窗惊梦残。

手挼红杏瓣。

抛向阶前满。

无计奈他何。

娇憨情态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其二
作者:史惟圆 〔清代〕
画槌点尽花间鼓。
三条弦上分明语。
门外撼铜环。
小窗惊梦残。
手挼红杏瓣。
抛向阶前满。
无计奈他何。
娇憨情态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画槌轻轻敲打着花间的鼓声,
三根琴弦上清晰地传来音语。
门外铜环被摇动,
小窗户惊醒了梦中的残影。
我手挤捏着红杏的花瓣,
将它抛向阶前,满地都是。
无可奈何,我该如何应对?
那娇憨的情态真是多么可爱。

注释:

  • 画槌:指的是用来敲打乐器的槌子,通常用来弹奏古筝等。
  • 三条弦:指古筝的三根弦,象征音乐的表达。
  • :摇动、震动。
  • 铜环:门上的铜环,摇动时会发出声响。
  • 娇憨:形容娇嫩可爱的样子,带有天真无邪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惟圆,清代诗人,以擅长词作而闻名,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和生活的细腻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在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中探寻生命的意义,结合音乐与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诗歌鉴赏:

《菩萨蛮 其二》通过音乐、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复杂。诗的开头便用“画槌点尽花间鼓”描绘出一种悠扬动听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花丛中的乐声之中。这种音乐的意象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暗示。接着,诗人提到“门外撼铜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空间的深度,也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干扰与打扰。

“小窗惊梦残”一句,展现了诗人梦醒时分的失落感,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接下来的“手挼红杏瓣,抛向阶前满”则是对手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放逐,传达了一种对爱情的向往与无奈。最后,“无计奈他何,娇憨情态多”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情感的无能为力,同时又充满了对美好情感的赞美。

整首诗在语言上精炼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一种深情的叹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槌点尽花间鼓:通过音乐引入,营造出优美的氛围。
  2. 三条弦上分明语:音乐中的情感清晰可辨,表现细腻。
  3. 门外撼铜环:生活中的干扰,形成对比。
  4. 小窗惊梦残:梦醒之时的惆怅,突显时间的流逝。
  5. 手挼红杏瓣: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知。
  6. 抛向阶前满:象征对爱情的放逐与无奈。
  7. 无计奈他何:对情感的无可奈何,增添了哀伤。
  8. 娇憨情态多:无论如何,仍然对美好情感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无生命的物品(如铜环)赋予生命,增强感情。
  • 对仗:如“门外撼铜环”与“小窗惊梦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情感无奈的感慨,展现了生命中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理解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槌:象征音乐与艺术的美好。
  • 红杏:象征爱情与温柔。
  • 铜环:象征生活的干扰与现实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工具
    c) 一种花卉
    答案:a

  2. “小窗惊梦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3. “无计奈他何”中的“无计”意指什么? a) 没有办法
    b) 有很多方法
    c) 有些计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史惟圆的《菩萨蛮 其二》同样描绘了情感的细腻,但李清照更倾向于表达女性的孤独与思念,而史惟圆则更注重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轻快的情感状态。两者共同构成了清代女性诗词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