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其五十三》

时间: 2024-09-19 20:51:28

此生已信付寒灰,物外惊疑何处来?

自是禅心死未尽,尚留俗相与人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生已信付寒灰,
物外惊疑何处来?
自是禅心死未尽,
尚留俗相与人猜。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我已经将一切都交给了寒灰,
世俗之外的惊疑究竟来自何方?
只是我的禅心还未完全死去,
仍然留有世俗的形象让人猜测。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生:这一生。
  • 寒灰:指烟火熄灭后的灰烬,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虚无。
  • 物外:指世俗之外。
  • 惊疑:感到惊讶和疑惑。
  • 禅心:指修行者的内心状态,通常与宁静、超脱相关。
  • 俗相:世俗的表现或形象。

典故解析:

  • “寒灰”不仅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修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2年-1715年),字惟正,号澄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个性洒脱,追求自由和高洁的生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虚幻和世俗纷扰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对宁静与超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此生已信付寒灰”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诗人似乎已将自己的一切理想与追求交付于虚无的“寒灰”。而“物外惊疑何处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人对于世事的迷惑与不解,仿佛在追问世俗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自是禅心死未尽,尚留俗相与人猜”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我修行的反思。他的禅心虽未完全死去,但仍然被世俗的形象所困扰,留给旁人猜测的空间。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对世俗的质疑,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丝幽怨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的思索,也是对自身修行状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寒灰”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出一种对宁静和超脱的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生已信付寒灰: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放弃,似乎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无常的命运。
  2. 物外惊疑何处来:在世俗之外,诗人感到迷惑,似乎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3. 自是禅心死未尽:虽然诗人的内心有了变化,但对“禅心”的追求仍在。
  4. 尚留俗相与人猜:世俗的形象仍旧影响着他,给他带来了困扰与猜测。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寒灰”与“禅心”的对比,形成了内心的冲突。
  • 象征:寒灰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禅心则象征内心的追求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内心修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与内心的挣扎,渴望超脱与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灰:象征人生的虚无与无常。
  • 禅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俗相:代表世俗的形象和人们的看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幸福
    B. 虚无
    C. 财富

  2. 诗人对“禅心”的态度是?
    A. 完全放弃
    B. 仍在追求
    C. 不在乎

  3. 诗中提到的“物外”的意思是?
    A. 物质世界之外
    B. 物质世界
    C. 重要的东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探讨超脱与宁静的主题。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对比:

  1. 王维《终南山》与钱澄之《行路难》:两者均探讨了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而钱澄之则关注内心的挣扎与世俗的困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澄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